八一中文>仙侠修真>风雷幽明水云闲>第三百零一章 随行上路
玉清点点头,紧张的情绪缓解下来,学着老兵的样子用手抚摸马的颈上喉头部分,马抬起蹄子原地踏了两步,好像表示很满意的样子。老兵和蔼地笑了,接着说:“你看,它知道你喜欢它,后面就会听你的话了。骑马的时候,要握紧马缰,它们是你传递给马左右快慢的指令。脚的前半部踩着蹬,不能踩死。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跑动起来后,小腿膝盖和大腿内侧用力夹马,身体前倾,臀部似坐非坐,身体放松跟随着马的跑动节奏。”

那是一次让她印象深刻的经历,后来虽然没有机会再去骑马了,但老兵的教诲她一直铭记在心,如今想来正如父亲所说:万法归一,骑马的方法不也是练功的法门吗?

“立身中正,拎腰圆活、均匀放松、身心合一。”

世界纷繁复杂容易使人迷惘,物是人非起起落落让人难以琢磨,其实细究之下其中不乏简单而深刻的道理。道家说:万物无不有道。佛家说:只要心静,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世界如此奇妙,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再到修齐治平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有了这点认知和经验她虽然有些紧张,倒也不怵。借着城里的路人多不能跑起来,杜玉清也就放松心情,利用这段路程慢慢熟悉和适应着这马的节奏。

这匹是河曲马,躯干呈现枣红色,鬃毛、尾巴和四脚却又是黑色,马头长,颈部宽厚,眼睛半敛着,左右晃动着一步一趋往前走。杜玉清抛开自己,进入全心的感知中,慢慢地她感觉她和这匹马融为一体,马就是她,她就是马。马轻快地迈着步伐,犹如她在田野惬意地散步。神奇的,她甚至能够感受到这匹马温顺、沉稳的性情。

杜玉清突然有所醒悟,常胜并非没有想过她是否熟悉骑马,而是特地为她挑选了一匹体型健壮而性情温和的良马啊!杜玉清再一次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感到惭愧。

出了杭州城西门,杜玉清一行开始策马小跑。这个时候内河大都结冰无法行船,只能选走陆路了。往京城的大路就这么一条,不怕追不上。刚才复杂打探消息的家丁回来报告说押解杜渊之的一共有四个人,其中只有一位百户和一位小旗两人骑马,另外两位缇骑步行,他们的速度快不了。但杜玉清内心如焚,希望早一点见到父亲。

果然,出城不到十里杜玉清远远就看见了父亲。从背后看去,被剥去官服的父亲身上穿着单薄的中衣外罩小袄,脚上仍穿着双云头靴,除了头发有些凌乱外,身上没有受过刑的痕迹。他的双手前拢,应该是手上绑着绳子,可能是因为还未被定罪,他的脖子上并未戴着枷具。只见他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步如猫行,仿佛闲庭信步一般。

杜渊之的身后踢踢踏踏跟着两位缇骑,腰上都别着大刀。后面还有两位骑着马穿着圆领甲冠服的校官。其中一位就是杜玉清认识的程羲和了。

杜玉清勒住缰绳,停下了脚步。宁夏跟上来,不解地看着她。杜玉清抿着嘴目视前方,平静的外表下内心无比激荡,这一刻她感觉到了自己的焦躁、软弱和害怕。锦衣卫的凶残恶名昭彰,她心里多少有些害怕,更有自己不能胜任的担忧。

这一刻,她紧张得唇干舌燥。

这一刻,她甚至有回头的冲动。

然而她没有退路。她必须担负起保护父亲的责任。杜玉清闭上眼睛,感受着自己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在身体里的流动,接纳自己的软弱,正视它、接纳它,慰藉它。

然后睁开眼睛,情绪已然放下,止水澄波,万象斯鉴。

于是杜玉清策马上前,追上程羲和,拱了拱手问道:“这位可是北镇抚司百户程羲和大人?”

杜玉清和常胜讨论过要怎样才能获得锦衣卫的允许和他们一路随行。常胜说按规定押解官员是不允许家人陪伴的,担心他们为官员传递消息。但法不外人情,遇到通情达理的差官,或者有的差官收了家属的银子很多都会默许,但那是一般的官差,听说锦衣卫会苛责许多。杜玉清想了想决定坦诚行事,她相信程羲和是正人君子,这也是她有信心保护好父亲的原因之一。她原来虽然没有深入接触过程羲和,又一年多没见,但对他还是有个基本的判断。这次见到程羲和,杜玉清觉得他变了许多,越发不爱说话,连眼神都阴沉了许多。但杜玉清相信他还是个正直端方的君子,如果据实以高反而会获得他的同情和谅解。至于塞钱,则完全被她否定了,对于这样的人贿赂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一定会适得其反。

程羲和早已听到背后向自己奔过来的马蹄声,虽然不认为这刚离开杭州城的朗朗乾坤会有什么宵小这么不开眼,但右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扭头一看来到身侧的是一位满脸含笑,身穿锦袍的清俊公子,面上和杜渊之有几分肖像,心里就有了计较。素来锦衣卫办案,一般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给自己惹祸上身。对方既然知道他们的来路还敢追过来,大抵和他们押解上京的这位有关系了。于是冷冰冰地答道:“正是,请问有何贵干?”

“在下杜文清,家父是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名讳杜刚尧。刚好准备回京过年,想同大人们一路做个伴,不知方便否?”

程羲和冷冷地注视着杜玉清,没有说话。杜玉清会面之前给自己设计的角色是个被溺爱长大,不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一章 随行上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