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唐颂>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

二月初的草原仍然是白雪皑皑,千里无人烟,一切都在冬季的笼罩之下。在这样的草原上,一支几百人的小队却纵马往北而去。

“老大,这次去上京,咱们能不能多呆几天,上次匆匆而去还没来得及体验一把契丹姑娘的火热呢。”这支小队就是北上刺探契丹人动向的飞鹰旅。此刻一名队员凑到苏小虎身边,擦了擦脸上沾着的雪粒子,一脸猥琐的笑道。不过很显然这句话刚刚说完就被苏小虎一巴掌拍到了脑袋上,后者没好气的道:“瞧你这点出息,你要是这么想女人,明天就打报告退役,回去爱找几个找几个。咱们后方十几万大军就等着咱们的消息,你可倒好,满脑子都是女人,你可真行。别废话了,赶紧的,这里距离上京还有五天的路程,等办完了事,你把他们大汗的妃子娶回家我都懒得管你。”

苏小虎说完之后再也忍受不了这家伙絮絮叨叨的话语,一夹马腹冲到了前面,让这家伙独自在原地哀怨。

苏小虎说的倒也没错,此刻陈凡兵团十几万骑兵几乎都集中在蓟州一代就等着探明耶律瀚雄的后手是什么。不过他想不到一语成谶的是这个名叫苏炳权的家伙后来真的把契丹的后妃给娶回家了,虽然不是耶律瀚雄的妃子。

此时天策军这边大军密布随时准备开战,但是后方的经济发展却在一刻不停的往前推进,在土地改革完成之后,民政部农业厅这边组织百姓冒雪进行土地翻整,兴修水利灌溉设施,将那些因为战乱而损坏或者年久失修的中原地区的灌溉设施全部休整。而且在李玄清准备兴建北方铁路线的时候交通厅已经开始和后勤部联手封锁运河,开始着力打通北方幽州地区的运河线路。

京杭大运河自隋炀帝挖通之后就成为中国南北联系的最重要的水路通道,支撑着整个唐代经济发展。但是隋炀帝的运河当时是以洛阳为南北连接点的,在历经了两百多年后,洛阳段已经逐渐因各种原因而语塞变窄,直至废弃。不过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在朱全忠的辖区之内。交通厅要疏浚的是沧州境内至黄河,北线至涿州的这一部分河道。

因为距离并不长,所以在后勤部大队人马携带了大量的水泥,并组织沿途各点烧纸了新式的红砖之后,将语塞的河道内水排干,挖出河道底部的淤泥,并且按照交通厅的规划再次拓宽,变成宽二十丈,深两丈余的宽大河面。这一工程量让新分离组建的大唐国有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头大不已。和交通厅的新任厅长王成彦思考再三决定分段施工,建筑公司共计五万人分布在这长七百多里的运河沿线,交通厅协调民政厅组织了十五万百姓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加入,两者合计二十万人。

人数一多分摊下来的工程量也就少了很多。先期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进行排淤,然后重新拓宽加深,这一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景将北线一直关注契丹人东向的李玄清都吸引到了涿州,在实地查看了交通厅的办法之后也不再多说什么,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下面这些人自己去想办法。相对于李玄清后世带来的知识,这些古人掌握的技能有时候并不差,而且开挖运河本来就是他们的强项,所以只是在叮嘱了要在交通要道上架设桥梁以方便沟通东西交通之后就不再过问这件事。

在何家和慕容家沿途开设了三家大型水泥厂投产之后,先期已经挖好的河段率先进入重塑河堤的阶段。为了保证质量,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杨易的侄子杨虎采取了在河堤底部全部以大石锁住底部,利用冬天结冰之际用水泥强化,一层层浇筑。虽然费事费力,但是按照杨虎的说法,这一道河堤足够保障百年之久。

七百里的运河,二十万人足足全负荷施工到四月初,两个月的时间耗费唐币七百余万才全部完成,几乎是一里路一万唐币了,这还是以工代赈人力成本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核算的。岑天时看到最后交通厅报上来的数字差点咬掉了舌头。不过和他的反应相反,李玄清倒是很平静,只是快马给财政厅和巡捕厅送达了一个命令,迅速组建河关司,开始征收河关税,并且组建运河水警司,执行巡逻和缉捕任务。

然后给岑天时传讯,以交通厅的名义授权大唐钱庄发行一千万唐币的运河特别债券,三年期收益率不高于定期存款三倍左右。岑天时接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脸色变得异常精彩,不过还是很快传讯长安大本营开始筹备运河债券的发行事宜。

不过此时的李玄清却只是打算用运河的事情试验一下债券在民间的反应,后期的铁路债券才是需要真正头疼的大事情。此时北线的建筑公司已经开始按照之前技术人员勘探过的路线进行建筑材料的搜集工作,按照李玄清的设想,这些沿途的非技术性的材料很多都交给了各地的小商小贩负责,甚至在流民当中选择部分人员负责这件事,真正将产业链的思想带到底层百姓的面前。这种新奇的事情让百姓惴惴不安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各种尝试,随着第一批搜集到的合格的枕木被施工队认可并当场发放了酬劳,这也重新竖立了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在随后的时间里大量的原材料全部倚靠这些分了地但是冬季无所事事的百姓肩扛手提运送到施工现场。

“大哥哥,你看是不是铁路建设才能够带动全民参与到工业发展当中?”巧兮看着沿途不断变多的枕木和石子甚至水泥厂运送过来的水泥堆放在一个个临时仓库中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