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我的大不列颠帝国>第四百五十二章动乱的法国

ps:新年快乐,求票,求订阅

奥尔良城被攻破后,胡格诺派势如破竹,在以奥尔良为中心的卢布瓦地区,先后三周内,夺取了布卢瓦,图尔,布尔日等一系列城市。

从而使得奥尔良地区完全被控制到胡格诺派手里,并且通过控制卢瓦尔河,将整个法国一分为二。

可以说,奥尔良是法国新教徒的首都了。

1562年,四月十二日,在奥尔良,孔代亲王正式担任胡格诺军总指挥,科利尼元帅和安德洛为副手,开始朝着巴黎进军。

奥尔良被攻破的消息传得很快,不过一天功夫,就传到了巴黎。

正在募集人手筹措的资金的天主教同盟,听到这个消息,气地不成样子。

三个巨头一致决定,进行反击,随即率领一万五千人开始朝着奥尔良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孔代亲王作为总指挥,则率领着在奥尔良地区募集的五千人,以及后面跟来三千人,再加上三千人的骑兵,总共一万余人向巴黎进发。

所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吉斯公爵率领一万五千人进攻奥尔良地区,巴黎只是留下三千人防守。

孔代亲王则率领着一万大军朝着巴黎进发,只留下科利尼元帅及两千余人留守奥尔良。

更加有趣的是,在两者决战之前,还有个小插曲。

此时,身在巴黎的凯瑟琳王太后,表面上还享有王太后的尊荣,实际已失去人身自由,与囚徒无异。

不知这种情形,会不会让她想起童年为人质的可怕噩梦,但她的恐惧是无疑的。

她没有坐以待毙,吉斯家族恐怖的权势让她胆战心惊,她开始一封封地给孔代亲王写信,求他相救:“看到这种处境,相信你不会拒绝帮助我们,你会保护母亲、孩子和王国。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服务。”

信末,她特地加上一句:“阅后即焚。”

胡格诺总指挥孔代亲王收到信后如获至宝,他当然不会把信烧掉,而是拿出来公之于众,以证明王太后母子被囚,号召国人助他相救。

天主教三头同盟一方则称他们对时局没有责任,称胡格诺派是叛国者。

于是双方未战之前,先就王太后的信件打了场口水仗。

就在双方摩拳擦掌,同时都在行军途中,为战争做着准备。

外交上,在新教一方,安得洛出使德意志,取得部分新教诸侯的支;在联合王国,佩里格男爵则带来了胡格诺的具体出兵条件,要求派出六千人给胡格诺,条件是要得到勒阿弗尔、鲁昂和迪埃普等地,也就是整个诺曼底地区(鲁昂曾是诺曼底公爵的首府)。

天主教一派做得并不比新教一派高尚。

他们也积极寻求外援,向西班牙国王和教皇也做出不少让步,就连萨伏依公爵(以后意大利的撒丁王国,统一了意大利),提出的条件也不亚于爱德华,他要求法国割让意大利的都灵。

而按卡托—康布雷条约,都灵应属于法国。

5月8日,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正式请求天主教世界的军事援助,包括西班牙、瑞士天主教州、德意志天主教诸侯、萨伏依、教皇及意大利的大小公国城邦。

而凯瑟琳王太后得知孔代亲王不顾她的死活把信件公开,已是气恼万分,现在又听说新教徒与英国达成这一卖国条约,更是怒不可遏,她看清了,孔代和吉斯一样可恶。

就象她后来说的:“我深深了解他们,除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的满足外,对上帝国王和我均无甚敬爱之心,如果上帝恩待,我将不容许被任何人指使。”

说起来讽刺,凯瑟琳这个意大利人,倒比那些土生土长的法国人更在意法国的荣誉。

但她却无法知晓,不止是新教徒,天主教同盟卖起国来,毫不手软,只不过,她不知道罢了。

除了奥尔良和巴黎,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同盟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于诺曼底地区。

没错,就是爱德华头顶上的那个诺曼底公爵头衔的所在地,也成为了战区。

而胡格诺派在诺曼底的头领,则是前王国苏格兰卫队队长加布里埃尔伯爵。

没错,就是那个刺死亨利二世,然后被宽恕的那个骑士。

被亨利二世宽恕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而他的领地是就在诺曼底地区。

结果,他接受了加尔文派的洗礼,成为一名新教徒。

然后,孔代亲王则派遣自己的副官马里尼,充当他的助手。

在加布里埃尔伯爵以及胡格诺教徒的英勇奋战下,诺曼底首府鲁昂被拿下。

然后,副官马里尼则取得勒阿弗尔,这个诺曼底地区最大的港口,胡格诺派系从而可以与英国公然往来;在卡昂、巴约和下诺曼底的大部分地区,民众们毁坏了修道院的教堂的神像,夺下发往巴黎的王室税收。

上诺曼底的科德贝克城投向新教一方;

奥尔良和鲁昂这两个城市的占领,使得敌方无法从卢瓦尔河及塞纳河向巴黎运送一切东西。

布列塔尼地区倒是没有出什么乱子,虽然天主教徒占据了大多数,但前布列塔尼公爵后裔——罗昂家族,却信仰新教,他们依旧控制了整个布列塔尼地区。

吉耶纳省和普瓦图省,以及大部分的朗格道克省都支持新教。

多菲内省,大部分支持天主教同盟。

勃艮第省、香槟省、波旁省的一小部分城市被胡格诺派夺取。

只有法兰西岛,完全支持国王,如果算上洛林地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二章动乱的法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