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斗米也养恩>第一百七十九章 挫折使人进步

刘家饭店原以为要慢慢的才能把生意做起来,然而,可能是他家的菜原料好,又有麻辣汤锅、酸辣鱼、香辣干锅这些比较新奇的口味。很好的调节着这儿冬天里独特的阴寒天气,生意竟然很快的就红火起来。二十多张小桌子,六张大圆桌,还能天天爆满,可见生意有多好。

还有一个原因只怕也是因为这儿很大一块,连同河两岸都没有一个吃饭的地方,猛然有了一个环境好、明亮又干净、菜品多、味道好、酒水也很好的饭店,一传十十传百的就把远近的客人都聚拢了来。

这边冬天虽然阴冷阴冷的,但是时间都不是很长,一旦过了春节,就可以该干嘛就干嘛去。赵厂长他们的集资楼终于在春节后就开始动工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南站竟然跟他们是同一天开工。刘余金在他们动工的的后几天,也把老村长帮忙雇请来的几台重型机器带到了工地上,开始了农贸市场的兴建。

工地开工,很多工人都会隔三差五的到饭店加加餐,喝点小酒。刘家这样的中低档饭店,而且就在河对面近的很,正好方便了这些工地的工人,刘家饭店因此便不分季节的更加忙起来。天气稍稍暖和一点,刘余金就把门口宽宽的河道也利用上,摆上了自家早早预备的一些桌椅。工人们要的就是这种坐在外面吃的随意的地方,刘家饭店又有香辣螺蛳、水煮五香毛豆、水煮五香花生、麻辣小龙虾(这时候的小龙虾还没有被大众认同,吃的都是小范围,而且一两毛钱一斤,还有更多的地方根本就卖不掉),这些五毛钱就可以装堆高堆高一大碟的下酒菜。于是,下了工地就过来坐坐,要一两个下酒菜喝二两小酒的工人就更多了。

夏天,在增加了各种烧烤的那几个月里,天天晚上七点之后,河道上的桌椅都摆的快到市场那边了,仍然是坐的满满的,少见空位子。

王洪英跟三个厨师(后来又请了两个)天天累得跟个皮猴似得,却天天都乐的两眼眯成了缝。王洪英是自家饭店,生意好能挣钱——高兴!三个厨师是基本工资加自己做的菜拿分成,每天做的菜越多,拿的提成就越多,自然也不用说的会很开心。

生意忙,需要的打杂的人员也多,谢家那些想要下山的年轻人,一下子来了五个。挣得还没有守南一半多,但是个个都忙得非常高兴,劲头十足。

饭店的生意再好,刘余金也没有精力围着饭店打转,他还要盯着市场的工地。市场建设跟楼房建设不一样,虽然简单很多,但也马虎不得。

第二年,市场这块完工的时候,集资楼和南站这两头工地都还早得很。不过,两边都有很宽的隔离安全带,市场想要提前开市的话,在安全上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来来往往行车也不会受影响。

刘余金跟赵厂长他们三人商量了之后,就准备着先把市场开起来。刘余金在县城的几个大市场都有自家的摊位,让他们帮着宣传很便利,也更加的让人感觉可信。

只是,尽管刘余金提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按照市场常有的一些菜品、家禽等一些产品联系了很多农家供给(这时候的专业养殖户、菜农等还是很少,只能联系一些散农),但是到了开市那一天,还是有很多货品空缺。别的不细说,单单水果这一块就是完全空白状态。

很多市场小商贩,确实像把自己的生意做大一点,光靠自家生产的那么几样东西根本做不起来。听了刘家的宣传,说是新开的批发市场能够批发很多不一样的农产品,大多有心思的都赶在天亮前跑过来看看,看到有合适的产品就批发一些带回去零售。

只可惜,这个市场是新开的,一方面供货量太少,另一方面品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齐全。能够出门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脑袋瓜子很灵活的人,很多原本是要批货回去把自家小买卖做大一点的。结果在看到市场上还有很多货品紧缺的状态,就立马转头借钱做本干起了批发供给商。

其实,农贸市场应该需要的所有产品,草香都有,但是她不能凭空变出来。这不单单会吓着刘家众人,也会给刘家带来祸患。因此,她只能投机取巧的在刘家原有的产品上,静悄悄的增加分量。虽然这样保守,使得刘家批发市场一开始会有一些混乱。但是,每一个行业的兴起不都是从开始问题百出,然后一步步的解决、一步步的完善、一步步的前进而推动的么?!

最初几个月刘余金什么都不懂,其中的混乱是可想而知了。为了能够招揽更多的批发商过来做生意,连管理费都是不收的,纯是白白提供场地赚个吆喝。不过,好在有做熟了领导的赵厂长他们,此管理能力绝对不是刘余金可以比对的。有了他们插手,这种赔本买卖混乱了七八个月,终于渐渐的走上了正轨,并且可以开始正规的收取管理费、交易抽成、代收税款等各项合理的收费。

也就是说!农贸批发市场扭亏为盈,开始盈利了!

这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情,然而刘余金却很沮丧,他从这件事上发现自己的管理能力相比较于赵厂长他们差的太远,几乎是一片空白。原本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就有些得意的小心思,这下子全部打落在地。

一个不算太差的人,浮躁心思一旦沉淀了下来,进步就快了。

刘余金静下心来跟在赵厂长后面专门学习管理这块的所有技巧和知识。赵厂长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都不会拒绝,毫无保留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九章 挫折使人进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