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真正体会到陵王的可怕之处。

“多谢王爷厚爱,不过北地离京城上千里路程,要是回去省亲,一来一往的话,少说也得半年多的时间。路途远倒也罢了,又因为小女体弱,是万万不能经受长途劳累奔波。”林海生是舍不得女儿,但他再舍不得却不能将林婉儿给带回去。因为让林婉儿进入陵王府的人是当今的皇上。

千里迢迢过来做什么?还不是让林婉儿在王府中当眼线。如果他私自将林婉儿带回京城去,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皇上绝对不会放过林婉儿,甚至还会将怒火算在林家人的头上。

林子吟和楚随风对于林海生的反悔一点儿都没有觉得意外,这个男人在官场混迹多年,深的皇上的喜爱,可见这个人有多么狡猾。连女儿都算计的男人,当然也别指望他有多重情。

他们早就料到林海生会拒绝提议。看到对方那张“惶恐”的脸,林子吟倒尽了胃口。这个男人也太薄情了一些。要是他这一次能主动将林婉儿带回去,以后林婉儿过得日子绝对比留在北地好多了,可惜这个男人的选择太不堪。

面对林海生的大义凌然,楚随风好似一点儿都不介意,“不愿意罢了。”

“多谢王爷,下官这就去王府。”其余的话,哪怕是恭维的话,林海生都不敢多说了。多说多错,还不如不说了。

“接出去,这两天王府里的人多。”楚随风不耐烦地说。

林海生再三谢恩过后,才带着身边的小厮匆匆地离开了林家。

“爷爷,这个人真的是本家那边来的人?”等人走了以后,子歌再也忍不住,她好奇地盯着林老爷问。

林老爷子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他是什么人不重要,你们只要记住了,林家源头在来北地的途中已经全都丢了命。”

老一辈的恩怨林子吟也听过,说起来他们林家这一支的确是和京城里的林家有渊源,只可惜老爷子的祖父被林家当了枪使,替嫡系的人顶了缸,然后一房就被下放到北地来。

虽然说流放和下放,有本源的区别,可两者遭受的罪却是一致的。而且林家到了北地以后,一直过得十分艰难,也不见京城里本家有什么关心和提携。老爷子这么多年来对本家没有怨恨几乎不可能。

林长书等人则没有经过大家族奢华的生活,现在林家生活又蒸蒸日上,眼看着林海生当面就来算计他们,对京城那个所谓的本家也就更加没有什么好感了。

“妹妹的,真的要建祠堂?”林长书担忧而又有些热切地问。

林子吟能理解古代男子对子嗣的重视,别看林家所有人全都反对认亲,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家族不重视。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林长书和老爷子想通过祠堂的形势告诉别人,林家现在站起来了。

这种迫切的心情,林子吟并不反对。

“开春挑好时间盖。”楚随风发话。

林长书等人一喜,有王爷的支持,建立祠堂算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王爷王妃,我想将祠堂建立在学堂边上,以后祠堂只保留一个偏房保留一个放家谱的房间,其余的房子还是留个孩子们用。”老爷子发话。

林长书等人的笑容一下子停在了脸上,不供应香火的祠堂也能算是祠堂吗?

林子吟却十分赞同,一个家族的兴旺,不是在于子子孙孙有多少,而是在于家族品行道德能否被人称颂。

姜果然是老的辣,老爷子作为一个古人能有这种前卫的思想,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赞同爷爷的意见。”林子吟第一个表态。

“我听爷爷和姐姐的。”林长亭立刻附和。

“嗯嗯。”最小的林炎知虽然听不懂大人说的话,但并不妨碍他发表意见。他觉得凡是太爷爷、姑姑和小叔说的话,全都是正确的。

“我们也没有意见。”林长书对老爷子更是十分尊重。老爷子提议的事情,他又怎么会反对呢?

建立祠堂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中午的时候,林家置办了一桌子好酒好菜,一家人、里正等作陪人员加上不请自来的慧真大师,吃的相当尽兴。下午的时候,林子吟又将作坊和地里的事情安排好,将管事的分配好任务之后,才和楚随风离开了十里村。

“老奴刚准备让人到十里村通知王爷王妃。”刚回到王府,白贤管家就急匆匆地过来了,他一脸焦急。

“出了什么事?”楚随风冷冷地问。

“侯府那边递了帖子,老夫人从早上开始昏迷不醒,药僧们也束手无策。”白贤管家小心翼翼地回答,他知道陵王对老夫人的重视程度。

林子吟听了也担忧地看了楚随风一眼。

楚随风脸色却如故,没有露出一丝惊慌的神色。

林子吟猜想,估计是因为他早就知晓老太太的身体状况,对于老太太此刻的状况他心里早就有数,也有了心理准备。

“王妃换身衣服,等会儿我们一起到侯府去。”楚随风看着她说。

林子吟点点头,由于是成亲后的第三天回门的日子,她今天和楚随风身上穿的都是鲜亮的衣服。老太太昏迷不醒,他们就这样过去的确不合适。

林子吟到内屋匆匆地让巧儿给她找出一身素色的羽绒长袍,准备换上。

“王爷。”这时楚随风却进来了,巧儿赶紧给他行了礼。

楚随风吩咐,“下去。”

巧儿不敢逗留,赶紧离开了屋子。

“王爷穿这一身可行?”林


状态提示:第148章 昏迷--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