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群雄召唤>第268章 秦相
思,没啥说的。

现在的丞相就是百里奚和李斯,至于说甘罗很不幸的实在是排不上号去让他继续十二拜相的佳话了。

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作大臣,经过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为质。文信侯又请秦人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联合燕国攻伐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须取道于赵国,由于过去伐赵结下仇怨,赵国正悬赏百里之地抓我。”文信侯很不高兴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罗问:“君侯为什么这般不高兴呢?”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到燕国做了几年工作,使太子丹入朝为质,一切就绪了,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为相,他竟推辞不去!”甘罗说:“我有办法让他去。”文信侯厉声斥到:“走开!我亲自出马他尚且无动于衷,你还能有什么办法!”甘罗辩解说:“古时项七岁时即为孔子师,我今年已十二岁了,君侯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于我呢!”

于是甘罗拜谒张唐,问他:“阁下认为您的功勋比武安君如何?张唐说:“武安君战功赫赫,攻城略地,不可胜数,我张唐不如他。”甘罗问:“阁下果真自知功不及武安君吗?”张唐答道:“是的”甘罗又问:“阁下您看,当年执掌秦政的应侯范睢与今日文信侯相比,哪一个权势更大?”张唐说:“应该不如文信侯。”甘罗问:“阁下确认这一点吗?”张唐说:“是的。”甘罗说:“当年应侯想攻打赵国,可武安君阻拦他,结果应侯在离咸阳七里处绞死武安君。现在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阁下却左右不肯,我不知道阁下身死何地啊!”张唐沉吟道:“那就麻烦您跟文信侯说我张唐乐意接受这一使命。”于是他让人准备车马盘缠,择日起程。甘罗又:“请君侯替我备五辆车子,让我先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

于是甘罗去见赵王,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甘罗问道:“大王听说太子丹入秦为质的事吗?”赵王说:“也听到了风声。”甘罗分析道:“太子丹到秦国,燕国就不敢背叛秦;张唐在燕,秦国也不会欺辱燕国。秦、燕相亲,就是为了伐赵,赵国就危险了。秦、燕相好,别无他故,只是为了攻伐赵国,扩张河间地盘而已。为大王计,若能送给我五座城邑去拓展河间之地,就能使秦国遣还太子丹,并且联合赵国一道攻打燕国。”赵王当即割让五座城邑,秦国也打发太子丹归燕。赵国攻打燕国,得上谷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的土地。

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甘罗年纪很轻,然而献出一条妙计,名垂后世。虽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代名副其实的谋士。须知,当着秦国强盛起来的时候,天下特别时行权变谋诈之术呢!

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所以太史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但这篇传记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

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成为秦国上卿,主要不是靠他的天才,除了他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外,夜刍肪秤泄亍3先缭蘼鬯说:“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司马迁在当时即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谓难能可贵。

不过,毕竟只是纵横捭阖的事情,权谋外交之术,说是作为政治家也好,作为谋士也罢,也都说得上,毕竟他最初的定位也是吕不韦门客嘛,门客这种东西,不就是幕僚之类的玩意。

但是真要说帮助君王治理天下军政,那就不是一件两件的事情能够说的完的了,这已经不仅仅是智力问题了,经验阅也是关键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那两位无疑更加适合这个位置。

而李斯在这边不知道搞什么鬼,但是很明显,王翦父子等都是跟着他的,而百里奚那边似乎就没剩下什么人了。

“左相在总理大军政务,这次的事情他就不出手了!”王贲应道,“左相说军务这种事情他不擅长,攘外安内的道理他懂,所以这些就由我们来执行,他所做的就是稳住局面,保证全局不会出现问题。”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百里奚在军事方面不说多渣,但是的确是不擅长或者说没必要靠着战争去解决问题。

着名的崤之战就是在那个时期展开的,虽然说百里奚是反对出兵的,但是他要真军事高明,也不会看着惨剧发生。

秦穆公凭着日渐强盛的国力,早欲争霸中原,而东出道路却为晋国所扼。秦穆公得知郑、晋国君新丧,欲出兵越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及其谋臣为维护霸业,决心乘机打击秦国。秦军往返必经崤山,而此山峻壁绝涧,唯东、西二崤间有一蜿蜒小道。晋国确定先不惊动秦军以骄其志,待其疲惫回师,于崤山险地设伏歼灭之。

十二月,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出动。恰遇郑国商人弦高赴周贩牛,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假郑君之命,犒劳秦师。孟明视等见弦高犒师,以为郑已有备,不再前进,灭滑而还。

晋国侦知


状态提示:第268章 秦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