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诸葛书童>第六十四章 湘水为界.
p>就这样刘备被迫派使者过江与孙权议和,但曹操征伐汉中这件事此时却不只他刘备一个人知道,孙权知道后大喜,答复也变得很强硬,说议和可以,但必须将荆州全数交给东吴。刘备一想那还议什么和?有那他直接放弃荆州全军撤到蜀中算了,大发雷霆,不再提议和之事,却也进退不得。

不议和,就无法救援张鲁,不救援张鲁就要丢掉汉中,进而蜀中这个刚好不容易得到的大本营就危险了。东吴也恰好抓住刘备这个心思,咬死说要拿回全部荆州。

关羽提议让刘备先回军去救张鲁,由他率领荆州军死守南郡,维持现状,待刘备助张鲁击退曹操再来与吴军决战。刘备犹豫未决,孔明对此虽然表示反对,表示要亲去江东做一次说客,去说动孙权降低条件,但刘备死活不让,生怕东吴还念着当初周瑜的旧仇,孔明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十月,曹操大军到达上庸,在沔水上收拾船只,准备水路并进进攻汉中。而此时夏侯渊已经领兵到达阳平关下,马超出与战,夏侯渊单挑不过,依杨阜之计,以杨阜为诱饵诈败引诱马超追击远离阳平关数十里,再伏兵破之,马超大败,上万人只有他和弟弟马岱引数十骑突围逃回阳平关,至此只能坚守,被夏侯渊每日引军攻打甚急。再加上曹操的大军随时可能从东面进攻汉中,汉中一时人心惶惶。

刘备为了稳住张鲁避免他因恐惧而投降,只能命守在葭萌关的黄忠出兵三千人前往汉中,虽然是杯水车薪,却也是已经尽他最大的能力了。

如果刘备就这么和东吴僵持下去,汉中就必失无疑,到时候如果连带着蜀地被夺,不但刘备会垮,东吴也难以独存,可就这么让刘备放弃全部荆州给东吴,不光刘备在情感上过不去这个坎,帐下许多文臣武将也都是荆州人士,更是难以接受。

幸好鲁肃也知道再这么下去对东吴也只是有害无利,他以抗曹大局出发,劝服了孙权,并独自来到刘备的军营,提出双方先以现在双方实际控制的地域为界,待刘备助张鲁击退曹操,并取得凉州后再将荆州其余的南郡和武陵郡交还。这个方案虽说比将荆州全部给东吴要好一些,可刘备在情感上还是不能接受,不免让孔明与鲁肃讨价还价。双方经过几轮的谈判,最终敲定以湘水为界,南郡加上湘水以西的武陵、零陵暂时归刘备,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郡归孙权,待刘备攻取凉州就要将荆州的其余三郡交给东吴。

作为交换,刘备和孙权各自在约定书上签字之后,东吴也要将主力部队开往庐江,进攻寿春牵制曹操兵力,引其回援,为刘备在汉中一带对曹操作战减少压力,进而助其夺取凉州。这样因为东吴也出了力,将荆州全部交给东吴,刘备这边在情感上也能好受些。

就这样,刘备和孙权很快就都在一式两份的文书上签了字画了押,东吴水军开始解除对长江的封锁,并将在零陵的军队退到桂阳,屯扎在陆口的主力部队也分批的开始向庐江开进,为进攻寿春做准备。而作为离零陵最近的武陵太守,刘备一方面也开始将军队逐批的调回蜀中,一方面命诸葛松先派军队去零陵接收,再将零陵移交给他之后派来的零陵太守。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湘水为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