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道向西行>第8章意外之财

“叔父。”

暴百川来到县衙后堂,随手找仆役问了一下黄思泰的位置,便向书房走去。

“嗯,百川来了啊,过来吧,我正好也要派人去秦山唤你。”

正在提笔写着什么的黄思泰听见声音,抬头望去,见是暴百川,停笔微笑道。

“哦,不知叔父唤侄儿是有何时吩咐。”

黄思泰抚须笑道:“新任石桥县令已经定了,是王文延,如今估计他正在甘肃府办官凭呢,下月初就会正式上任。”

“恭喜叔父高升,只可惜侄儿无法伴随叔父左右。”

“有这份心就足够了,王文延上任后,你要多帮衬着,记住,有解决不了的麻烦,给我写信商量,不要莽撞行事。”

“叔父放心,侄儿定当牢记于心。”

见暴百川点头答应后,黄思泰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喝了口茶后说道:“你今日来,是惦记我那道“狮子头”呢,还是有什么事。”

看黄思泰这么问,暴百川那厚脸皮的劲又上来了,“嘿嘿,“叔父,您可不能这么说,侄儿可不是白吃您的,侄儿今天是来帮叔父解决麻烦的。”

“哦,那还请我们的百川道长指教了,本官有什么麻烦啊。”,黄思泰打趣着这位侄儿。

“门口那些昌族流民,不知叔父要如何处置。”

听到暴百川的话,黄思泰眉头一皱,望向他说道:“那些流民来石桥不足三日,我已派士卒进行监管,定时会发放一些吃食,虽不多,但也足够他们维持性命了,待士卒问清由来后,再解决也不迟。”

“不劳叔父费心,侄儿已经将缘由打探清楚了,特来向叔父禀报的。”

暴百川将巴图尔和他说的告知了黄思泰,随后,屋内沉寂了下来。见这位便宜叔父半天不说话,便道:“侄儿最近正好有一计划,不但能够救我石桥百姓,也许还能帮叔父解决这些流民问题。”

见黄思泰望向他,暴百川“嘿嘿”一笑,说道:“侄儿正计划在城内开设“盘古医院”。”

“盘古医院?,此医院,有何作用,又如何拯救我石桥百姓呢?”黄思泰有些迷惑。

“叔父不知,这医院正是集各家医馆之长,补医馆之短的大善事。”

“石桥城内医馆仅有十余家,多数的大夫开不起医馆,只能选择走街串巷,而且大夫们擅长的病症也较为分散,走街串巷中难免遇到自己不擅的其他病症,更加深了糊口的难度,这对百姓还是大夫都是不利的。”

“再加药商贪婪,将本来不高的药材价格抬高,百姓自然是难以看病更无力抓药,所以,侄儿预整合石桥的那些大夫在城中开设医院,将所有大夫擅长的病症种类进行分科,设立单独的常见病,妇科病,疑难杂症等,这样既方便了百姓看病,也可使大夫无须出门就可糊口。”

听完暴百川的话,黄思泰想了一阵,用欣赏地眼神看着他道:“我侄果然聪慧,不过,你这医院要开在何处,百姓如果抓不起药,不上门看病,那你如何让那些大夫糊口,更解决流民问题呢。”

不愧是考上科举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见黄思泰已经上钩,暴百川脸色突然一变,委屈道。

“叔父明鉴,侄儿要开这医院,如没有叔父的帮助,恐怕难以实现。”

“你说吧,只要能解决城内百姓看病,我身为石桥的父母官,自然不会拒绝。”

黄思泰大手一挥,示意暴百川说下去。

“这医院可只负责看病开方,让百姓自行找药铺抓药即可,不过药价过高的问题不解决,那这医院也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所以侄儿想收留城外那帮流民,在秦山大范围开垦药田,侄儿已经问过师弟,百姓常得的病症,所需的药材秦山都可种植,而且城内药铺所进药材并不昂贵,石桥的百姓完全可以抓的起,只是为利才大幅提高价格。”

“若是药价和诊金能够降低,那百姓自会看病抓药,虽利薄但多卖即可,秦山的药田成型后,我也可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这些药商,也免了他们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从巴蜀道的运药之忧,所以,侄儿想请叔父将城内几大药商都请到一起,促成这桩好事。”

说完的暴百川看向黄思泰,药田和药价的事情可不是他在说大话,昨天百忍已经和他说了,虽然还没统计完成,但是大致的情况都已经摸清了,可以动手了。

黄思泰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此事,应该可行,待我定好日子再通知你。”

“叔父高义,石桥能有叔父这样的父母官,真是石桥之幸,侄儿斗胆,替石桥这十万百姓谢过叔父了。”

“贤侄不必如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是官员的责任,倒是你,虽未出仕,但处处为石桥的百姓着想,应该是我谢过你才是。”

黄思泰拦住行礼的暴百川,笑着说道。

互相恭维完的叔侄二人坐下后,黄思泰又道:“贤侄想在城中开设医院,可选好了地方。”

“回叔父,地方侄儿已经找好了,就石桥城中的那块空地就行,那块地足有七八亩,当初原本是给师父修建道观的,最后师父选择了城外的秦山,就一直空着,作为师父他们进城义诊的地方,现在哪里还有几座房屋作为他们歇息之所,最合适不过了,只是”

“只是囊中羞涩,是吧。”,黄思泰笑道。

“叔父明鉴,这秦山观人数稀少,每月有师父的月俸养着,但是为了


状态提示:第8章意外之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