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青春校园>重生之全能网红>第227章过气的明星
之,一般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不可能有这种详细的调查举动,只有像“帝都江山”这种大中介公司,才玩得起。

毕竟,这个调查工作,也是需要耗时耗力的。就算是“帝都江山”公司,也仅仅针对市场价超过800万以上的“不动产”,才会去调查它们的屋主的“情报”。

假如,凡是在他们中介挂牌的“房地产”,都逐个派遣人手去幕后调查一番屋主的信息,那就算把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派出去,照样人手不够的。

现在吴瑕一行人专程来了解“后海四合院”的情况,朱老总之前针对大客户的调查工作,就有了实际用途。

朱宣霖在吴瑕、梁腾、燕千羽到来之前,就叫他的女秘书,把前两天才调查完毕,并形成了文字报告,关于“后海四合院”屋主的信息,都打印了出来。

也仅仅是打印满了三页的a4纸。

看似很简单的材料,却是“帝都江山”的一位骨干员工,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才调查齐备的。

梁腾和吴瑕看了材料才知道,那个占地3000多平的“后海四合院”的屋主,是一位60年代小有名气,现在却早已经过气的谢姓艺人。

这诺大的“四合院”并非祖传,完全是谢姓艺人,凭着自己赚到的钱购置而来。

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当年购买这座“四合院”很便宜,仅仅花了50万,现在挂牌出售,按照市场价喊价1.2亿。

不过内地的老一辈的艺术家,有个共同特征,就是那个年代来钱快的渠道,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拍摄“影视剧”的收入。就算是名人,收入比起现在的明星大腕,用“微薄”二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谢姓老艺人,当年的工作单位,“挂靠”的是一个市级的“戏剧公司”,按月领取固定工资。

他老婆也是同单位的。两个人的工资收入,可以保证家庭开支无忧。

谢姓艺人当年接了一部很火的电影的男一号后,虽然那个年代“商演”和“广告”几乎没有,但他从此“戏约”不断。每拍一部连续剧,论集给他支付报酬,每集1千左右。30集下来,就有3万多块。

如果是出演电影里的男一号,每拍一部电影,薪酬就有1万块。

谢姓老艺人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俩公婆平时非常节俭过日子。生活的开支,用的他俩在“戏剧公司”的工资。老公拍电影电视剧所得,就统统存起来。

一年大约拍上两、三部,有个5、6万的收入。

这对夫妻没有一点“明星家庭”的觉悟,过日子非常“抠”。

“抠门”到啥程度呢?本来他俩的单位,市级的戏剧公司,有幸成为市里最早的那批“养老保险”改革单位。也就是说,以前各单位退休的员工,退休金统统由原单位逐月支付。成了改革试点单位之后,在职的员工,每月从工资收入中扣除一部分,交给市级的保险公司。以后到60岁退休之时,单位就不必负担高昂的养老金,改由保险公司来发你的退休金。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化发放”。

这本来是好事一桩。毕竟你原来所在的单位,如果效益好、长盛不衷的话,当然原单位得一分不少的给你发退休金。管你的养老问题一直到死。

但是,如果原单位不景气,破产了呢?

那就没办法了,连你的养老金都没钱发了。

这里面的风险,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及早想方设法来规避。

但谢姓艺人两公婆,都觉得自己所在的这家市级“戏剧公司”,不会破产倒闭的。并且他俩是真心舍不得自己出一部分钱购买“养老保险”。

本来,他俩公婆,每人每月可领大约100块的月薪(在那个年代算是挺“高薪”的了),你来个“养老保险社会化改革”,直接每个月就要扣掉差不多20块钱,一年下来扣掉240块钱。

两公婆都扣,那就得扣480块。

将近500块啊,留着自己用,它不香吗?

反正真正到了退休年龄,单位照样得给他俩发退休金。何必自己扣那么多钱,去搞什么社会化养老保险?

两公婆觉得,这完全是在替“戏剧公司”减轻负担而已,他俩作为公司的员工,一点好处也没捞着。还得一年倒贴近500块的巨款。

两公婆商量之后,坚持不干。

总之,到了60年代之时,谢姓艺人两公婆,拿出了全部的积蓄50万,购置了“后海”的这一处“四合院”。

两公婆之前虽然“积蓄”越来越丰厚,却一直住在“戏剧公司”提供的单间房,连厕所都是公用的。而厨房虽然有,但离住处隔得老远,煮好了饭菜,得拿个篮子端回住处吃,一点都不方便。

但两个“抠门”的家伙,愣是不愿购置新房。

就那么一直苦捱着。

直到他俩养育的二子一女,逐渐长大了,到了适婚年龄了,两公婆开始在单位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取了退休金。

这个时候,谢艺人没有那么多的“片约”了,一年下来有大半的时间呆在家里,这对老夫妻,才开始有点感觉,家里似乎真的太挤了。不购买一个宽敞些的新房子不行了。

就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那是大儿子在外地打工时,找了个女友。大儿和那女友都是外向型个性,感情发展迅速。女方就提出来,要到男友家里看一看长辈。

女友愿意“见家长”,往往好事临近。

然而大儿却担忧家里太破,


状态提示:第227章过气的明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