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战魂>第166章大混战8

轰!!!

地面剧烈地震,仿佛发生了四级地震似的,好些趴在战壕里的伪军士兵给震得跳了起来,然后满地滚。在他们惊骇的目光中,一团桔红的火球从他们的阵地狂冲起而,然后化作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火团抛向四面八方,宛如怒放的烟花。然而,烟花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美丽的,它带给人的感觉却是惊怖的!大大小小的火球从天而降,方圆上面平米范围内下起了一阵火雨,被火雨沾到的伪军士兵发出凄厉的嗥叫声,扔掉步枪跳起来剧烈地扭动着身体,用手去拍打身上的火,结果一拍下去却发现那火球居然是黏乎乎的,跟半融化的奶酪似的,这一把掌下去,手也沾上了这种要命的“奶酪”,随着手掌不受控制的拍落,黏到了别的地方,越拍那火烧得越大!

一名顽军士兵惨叫着跑向他的班长,哭喊:“班长,我好痛啊!帮帮我!”双手乱甩,班长还没反应过来,一团黏乎乎的“奶酪”就甩到了班长的脸上,班长的脸马上烧了起来。班长放声惨叫,下意识的用手去拍,两巴掌下去,整张脸都烧了起来。像班长这样的倒霉蛋不在少数,很多伪军士兵被那玩意儿沾到后双手往着火处乱抓乱甩,将火团甩向附近的伙伴,结果那些伙伴也跟着他们一起烧了起来!

嗵嗵嗵嗵!

八路军的重炮还在不停地轰鸣。这是一种伪军从来没有见过的重炮,从开火的动静来判断,口径应该很大,但射程出奇的短,精度也很差,打了好几发炮弹,没一发打中核心阵地。但威力却是极其恐怖,一发炮弹砸下来,胶质火焰覆盖上万平米的面积,完美地演绎出星火燎原的意境。但被燎的可不光是原野,还有躲在战壕里的顽军士兵,每一发炮弹下去,阵地上都会多出十几名甚至二三十名浑身是火、放声哀号的士兵,他们从已经成为火海的弹着区跌跌撞撞的冲出来,扑向离自己最近的战友试图求救,结果却无一例外的将战友也变成了火人……不断落下的重炮炮弹和扑向自己的火人几乎在瞬间就击垮了伪军的勇气,他们尖叫着逃离那些无助的、放声惨叫的战友,也逃离自己的阵地,至于要往哪跑,还不知道,反正离那些浑身是火的家伙越远越好!

惊恐之中,几乎所有目睹了火从天降降的场面的伪军士兵都在惊诧:这是什么活见鬼的武器?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杀伤力?

这是凝固汽油弹。军区独立团不像主力团,能分配到那么多重武器,82毫米迫击炮就是他们手中最强大的武器了,为了加强他们的攻坚能力,尽快撕开赵保原那两个团的接合部完成分割包围,许和尚特意调拨了四门掷雷炮给他们。这批掷雷炮是用八路军自产的150毫米迫击炮改造的,八路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重火力的追求,而迫击炮又是他们所能制造的最好的重火力,所以嘛,就造它!不仅造60炮、82炮,异想天开的土八路还将被击毁的日军列车的轮轴拆回来,摸索着造150毫米迫击炮,胶东军区就整了一批这玩意儿。结果造出来之后发现质量不过关,很容易炸膛,没有多少人敢用它。薛剑强发现有这么一批玩意儿之后就来了个废物利用,将它们改造成掷雷炮。掷雷炮主要是靠装在炮弹尾部的火箭推动,发射的时候膛压很低,这些炮管完全承受得住,就是射程悲催了点,只有一千米多一点,有点搞笑。但它发射出去的东西可一点都不搞笑,那可是整整三十公斤重的凝固汽油弹!

里面装了至少二十公斤的凝固汽油!

攻击赵保原第12师那两个团的接合部的是军分区新一团,四门掷雷炮都给了他们。这帮家伙真不含糊,瞄准了就是一通猛砸,二十几发凝固汽油弹过去,伪军第一道防线给轰得火光冲天,两个连的伪军要么变成火人在火海中挣扎哀号,要么落荒而逃!

新一团团长见状,马上命令步兵冲锋。一个营五百多名步兵怒涛般涌上去,瞬间就淹没了已经被掷雷炮轰得七零八落的阵地,在42通用机枪和bō_bō沙冲锋枪的怒吼中,惊慌逃窜的顽军士兵成片倒下,惊骇之下,至少两百人举手投降成了俘虏,两个团的接合部顷刻之间就被撕开了。

军区独立团没有掷雷炮,更没有重型迫击炮,但并不代表驻扎在发城的顽军会好过。他们先是一通迫击炮火力急袭,将第一道防线的顽军轰得晕头转向,步兵随即顶着枪林弹雨不计伤亡的猛冲!防弹钢盔和胸甲极大地减少了伤亡,顽军士兵让这些看似刀枪不入的家伙给吓尿了,扔下第一道防线撒腿就跑。独立团趁机占领了第一道防线,然后一口气架起了二十多个汽油桶……

沉闷而短促的轰鸣过后是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一个个重达二十公斤的炸药包被抛到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顷刻之间就淹没在恐怖的火光和硝烟之中,顽军士兵被炸得漫天飞舞,更多人则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鲜血从七窍中汩汩流出。这个团马上就撑不住了,团长打电话给赵保原,声音颤抖的叫:“师座,土八路疯了!他们不知道上哪搞来了大批大口径重炮,几乎是顶着我们的脑袋开火啊,兄弟们坚持不住了!”

赵保原咆哮:“放屁!八路军哪来的重炮?他们一个团能有两门迫击炮就做梦都能笑醒了!”

团长嘶声叫:“是真的!他们真的拥有大批重炮,那威力跟十五厘榴弹炮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兄弟们死伤惨重啊,顶不住了,真的顶


状态提示:第166章大混战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