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财去广州收获颇丰,见着孙晓。他变得洋气,穿上西装打着领带,与往日的孙晓判若两人;还带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口口声声地叫她马子。反观自己,完全落后于朋友;人的进步有时是朋友的推动,但是自身不努力,别人无私的帮助只是徒劳。别人能给自己的是外在,自己给自己的是内在;外在的帮助推动人去努力,内在的觉醒促使人去奋斗。

他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一切顺利。一下子他的信心爆棚;如此难的计划都轻易地实现,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自己要走的路将会是阳光大道,沿路有弯道阻挡不前进的步伐;他有时也在想,人生有路走就行了,不强求宽或窄;生命有河就行了,不在乎巨浪或细流;生活有爱就行了,不在于天晴或下雨。他想起自己要属于成功者,笑容让他灿烂;他想起自己可能是失败者,哀歌在心灵唱响。有时成功与失败在一念之间;纵然一次成功,并不代表永远成功;不小心还是有可能是一个失败者。纵然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继续努力下去,总有一天你就成为一个成功者。谨慎是成功的法宝,坚持是一路的拐杖。

“这是广州那边流行的香水,你闻一闻,香得好舒服。”香水一般能讨女孩子的欢心,女孩都爱芳香。

“我说过,不要给我买东西,你没有长记性吗?”女孩是爱芳香,不过它最好是由品德散发。

“这是我在广州特别给你买的,是一番心意。”一个人故意放低姿态,不一定会获得认同。

“你的心意,谁知道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你居然会设计陷害你的亲哥。”聪明人最好不要去猜别人的心事,那样招人烦。

“晓艳,你怎么这样说呀,我什么时候陷害过秋生呀?”他觉得自己的声音有点大,放低声音。“什么事让你觉得我陷害我哥呢?”

“你自己明白。”一个人只要恬不知耻,连鬼都害怕。

“秋生的鸡死了,众所周知是管理不当,与我有什么关系?”舆论在人嘴上,道理在人心里。

“那好,你这么轻易地推脱责任,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秋生对你可好呀。”利用人不如利于人。

“我没有推脱责任,我也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你说我陷害秋生,证据,证据呢?”没有证据的推断是谬误,没有事实的言语是空话。

“我是听别人说的,说你陷害了秋生。”年轻不可以幼稚,天真不可以简单。

“你怎么能道听途说?别人的话你就相信,我的话你就置若罔闻。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谣言。秋生死鸡的事情,有人说他是犯忌,得罪了神仙,所以鸡才死;有人说是他自己撞了鬼,才死了那么多的鸡。总之,秋生鸡场的死不只一个版本。艳呀,你去亲口问一问秋生,看他怎么说?如果他说他养的鸡是我害死的,我无话可说。”

137

什么是原则?

原则就是一个人说话做事背后的准则。这是因人而异,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准则;在人说话做事的背后,都是有相应的思想观念支撑。这些思想与观念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约定俗成的标准与法则。从这一点来看,任何人都有他的原则,只不过没有经过理性的梳理与规范。

赵部长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原则呢?

自己有原则,只不过没有坚持。原则不需要强化依然存在,但经过坚持才得以显现。

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呢?

是不是从自己出发,追求一切能满足yù_wàng的东西?人活着就是为了yù_wàng的满足?yù_wàng的自我满足是不是人生存的基本原则?如果那样,人不得不努力奋斗,满足人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在过程中不断推动自己进步与提高,促进自我的完善;人的yù_wàng无止境,人奋斗的步伐就不能停下;这样的人生太累了。

人不只有yù_wàng,还有理性;人是理性中yù_wàng驱使的动物。yù_wàng在理性的驾驭下可成为需求;yù_wàng无止境,需求有限度;yù_wàng无法满足,需求却可控制。如何把yù_wàng变成需求,是生命的关键;如何用理性让人满足,是人生的重点;满足需求而不是满足yù_wàng,是做人的原则;调控需求而不是调节yù_wàng,是做人的技巧。人应该依靠理性来调节需求去获得满足,不应靠感性来感受yù_wàng以获得满意。一个人能把控需求,不就能把控人生;能够把控人生,不就是生命中的强者吗?

他觉得还有事情控制不了,因为在别人的手掌中。比如,王雪,自从那一次见面过后,在程跃进的心里头刻下深深的印象;以后几次去老王家吃饭,没有见到她的身影;没有见着心里想见的人,会让人更加思念。

“小程,到我家吃饭?”

“老王呀,怎么好意思,老是到你家蹭饭。”人说不好意思的时候,一般都是有意思。

“没有什么。今晚我女儿回来看我们,大家一起聊一聊吧。”

“王雪回来了,那我更不应该去,破坏你们一家团圆的气氛。”把否定作为肯定,不是女人的专利。

“你不要这样说,我早就把你当成自家人了。”说话如做人,留有余地才会更开阔。

“老王,那我就不客气了。”

“就是嘛,本来就不该客气。你来我家,正好雪儿有人陪她聊天;我们这对老人呀,真的老了,跟她聊不到一块儿。”yù_wàng是罪恶之根


状态提示:伤害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