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千金谋势>第四十二章 试探
唐谨“哼”了一声,骂道:“求饶求得这么利索,一看就没少干坏事。今日冲撞了公子,罪无可赦。”

他拔剑就要向那小偷的脖子砍去。

赵学尔往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腕:“唐侍卫手下留情。”

赵同赶忙上去拉住赵学尔:“学尔,不要阻碍唐侍卫执刑。”

赵学尔不顾赵同的阻拦,与李复书道:“李公子,他偷窃财物虽说有错,但望公子念在他一片孝心不得已而为之的份儿上,不要计较冲撞之事,免他死罪。”

偷东西量刑要按偷的数额来定,只要偷的数额不大,罪不至死。

唐谨直接就要把那小偷杀了,不是因为他偷了钱,而是因为他冲撞了李复书。

所以赵学尔请李复书饶了小偷的冲撞之罪,而不是偷盗之罪。

李复书道:“赵女公子可不要被这个小贼给骗了,像他们这种人,一旦事发被抓就装可怜求饶的人多了去了。”

赵学尔道:“我只是见他瘦骨嶙峋,衣衫虽然是旧的,却仍然干净整洁,唯独衣襟下摆有斑驳污迹,气味难闻。”

“想必是家中贫寒,又有亲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料她才弄得如此狼藉。至于是与不是,只要去他家中一查便知。”

李复书一行人都身份尊贵,一个小偷自然入不了他们的眼,此时听赵学尔说起,他们才打量了那小偷一眼,果然如她所说。

李复书想了想,又道:“即便我不计较他冲撞了我又如何,按律法偷盗他人财物三千钱以上者,死罪。我这个钱袋中装的可是五两银子,所以,他是死罪难逃了。”

小偷两腿发软,绝望地倒在了地上。

赵学尔看着地上这个被生活逼到绝望的人,思考了一会儿,与李复书道:“高祖曾谓盗贼严甘罗‘汝何为作贼’。”

“严甘罗说‘饥寒交切,所以为盗’。高祖说‘吾为汝君,使汝穷之,吾之罪也。’遂赦之。”

“自此以后,高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高祖爱民如子,励精图治,方成为一代明君。李公子何不效仿高祖,饶了这小贼一命,让他能照料老母亲终老?”

赵学尔此话可谓入情入理,若是平常,李复书定然已经听从劝谏。

只是他今日却要有意为难她一番:“纵然我有心饶他一命,但法不容情。”

“若是明知他有罪却不按律惩处,岂不是让天下人都以为只要贫穷就可以偷窃他人财物而不会受到惩罚?”

“赵女公子身为官家之女,更应该尊法、守法,你就不要再为他求情了。”

他挥了挥手,示意唐谨把那小偷就地正法。

赵学尔赶忙站到小偷身前拦住唐谨,与李复书争辩:“法不外乎人情。”

“若是真如他所说,家中老母亲病危生活不能自理,他又被处死,那他的老母亲岂不是只能坐着等死?”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今日我若不为他求情,与我杀了他的母亲何异?李公子若是杀了他导致他的母亲身死,又与亲手杀了他的母亲何异?”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功德无量,还请李公子三思。”

李复书嗤笑一声:“赵女公子这意思如果我处罚了这个本就犯了死罪的罪犯,我就成了杀他母亲的刽子手了?”

“那日后旦有人犯了死罪,最害怕的人恐怕都不是死刑犯,而是判案子的官吏了,因为他只要是判了罪犯死刑,就会成为杀这个死刑犯母亲的凶手。”

赵学尔心知自己一时情急说错了话,可她若是承认自己错了,地上的小偷就要死了,只好抿唇否认:“我不是这个意思。”

李复书正色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国家之所以要有礼法,就是要规正人们的言行,如果人人犯法以后都说自己情有可原,希望被人原谅,那这律法岂不是形同虚设?”

“日后官吏判案,不必再引用律例条款,但看这个人是不是情有可原就行了。”

“那以后所有家贫之人都跑出来盗窃,每个受委屈的人都直接杀人报仇,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礼法秩序可言?”

赵学尔自然知道李复书说得有理,可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这个人,他偷东西是应该受到惩罚,只是她却不愿意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贫穷而死。

赵学尔沉吟半晌,道:“李公子可曾听说一个结网防鸟、毁网放鸟的故事?”

“律法就好比防鸟网,它的存在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向善,让人们不触犯律法,保障国计民生。”

“一旦有人想要越到这张网的另一边,便要受到处罚。”

“但防鸟网的目的是为了防鸟,而不是为了杀鸟。”

“同理,律法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触犯法律,而不是为了简单地处罚犯罪的人。”

她指着地上的小偷:“他偷了李公子的钱袋,犯了罪,可以罚他服劳役直到能够偿清今日偷盗的数目。”

“这样不必判他死刑也能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至少那些妄想不劳而获的人不会愿意这么做。”

李复书道:“若是这钱袋子里的银子不止五两,而是他做一辈子劳役都还不完的呢?”

赵学尔道:“那就让他做一辈子劳役,也好叫世人知道,天下没有白得的馅饼,偷了别人的东西总是要还的。”

即使面对的是当朝太子,赵学尔说话的时候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试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