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362.弱国之悲哀(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背叛!”阿济格怒喝道。

“王爷,我们也没有办法啊。要上缴的贡品那么多,如果不想办法赚点钱,我们也活不下去啊。”朴正勇这个时候只能叫苦了,为了满足满清的胃口,朝鲜也不容易啊。

“要不是看在你们还算恭顺的份上,我大清的铁骑早就直接渡过鸭绿江,灭了你们这帮三心二意的家伙。”阿济格这个时候语气稍微松动了一些。

“是啊,王爷,我朝鲜对大清忠心耿耿,绝对不敢背叛大清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给大清提供更多的财物罢了。”朴正勇连忙接着阿济格的话头表忠心。

“王爷也知道你们与金州军不过是虚与委蛇,并没有真的准备怪罪于你们。不过既然你们在我大清的保护下赚了这么多的钱粮,是不是更应该为皇上分忧解难?”阿济格唱了黑脸,就轮到范文程来唱白脸了。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朴正勇还能怎么办,满清明显是要在朝鲜身上再割一刀,要是朝鲜敢不答应,这些撤退的清军明显不介意打右转向灯,去朝鲜半岛“旅游”一番,反正近得很。

“这个末将无法做主,还要请示我家王上。”朴正勇可不敢随便答应,否则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给你半个月时间,要是不能给本王满意的答复,本王不介意亲自去取。”阿济格威胁道。

“是,是,末将马上请示。”朴正勇额头冒着冷汗,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这就是弱国、小国的悲哀,面对大国之时,为奴为婢,予取予求,悲哀啊。

也只有大明对朝鲜要好一些,至少不会在意朝鲜的那点财物,还时不时的给机会让他们赚一点,那才是君父之国啊。那里像满清,简直就是土匪,与这样的国家做邻居,实在是朝鲜的悲哀。

看着朴正焕踉踉跄跄的走出去,阿济格和范文程不自觉的发出了愉悦的笑容。

这笔钱粮妥了。

范文程随后前去觐见皇太极,汇报情况。

“怎么样?那边可曾答应下来?”皇太极漫不经心的问道,仿佛过问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大清威名赫赫,朝鲜撮尔小国怎敢拒绝。”范文程马上恭维道。

“这次无功而返,只怕我大清的威名也会受到影响啊。连一向听话的蒙古人都开始有了异心,局势艰难啊。”皇太极并没有因为范文程的马屁而开心,反而有些忧心的说道。

“皇上,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此次我大清虽然进攻南关失利,但是局面也并没有皇上想的这么严重。”范文程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摸着手中的胡子,仿佛是在召唤皇太极:“快问我啊,快问我啊。”

皇太极此时顾不得范文程卖弄文人的那点架子,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毕竟满清不是大明,稍微卖弄一些就可以了,太过了的话主子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范文程马上说道:“皇上,我大清以往的大敌是朱明,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都恨不得除对方而后快。现在我大清在南关小挫,崇祯和他的朝臣们就真的希望看到我大清被金州军压一头吗?”

皇太极马上有些明悟了:“你是说……”

“没错,明廷与金州军始终不是一条心,要是让金州军坐大,对明廷的威胁比我大清更甚。我大清入主中原还需要争取那些汉人的民心,金州军要是改朝换代的话,可要比我们容易得多。所以明廷最希望的就是让我们两败俱伤,谁也奈何不了谁。”

“以前是因为我大清将朱明压着打,让他们有亡国之危,不得不借助金州军的力量与我们抗衡。如果我们主动释放善意,与明廷修好,皇上觉得明廷还会支持金州军吗?”

“明廷内忧外患,巴不得与我朝罢兵,早已不复以往之强硬自大。只要我们给一个台阶他们下,只怕双方修好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明廷会暗中相助都有可能。因为只要我们不再攻打明廷,金州军对明廷的威胁比我们还要大得多。现在能够制衡金州军的除了我们,还能有谁?”

范文程的一番话让皇太极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局势未必有自己想的那么险恶。

“与明廷交好,只怕朝中上下不会同意。”皇太极有些担忧的说道。

“皇上,此一时彼一时,要是之前朝中确实可能会有争议。但是南关一战让大清上下都明白,金州军才是我大清的生死大敌。为了对付金州军,暂时与明廷虚与委蛇又有何不可。诸位王爷旗主们都是顾全大局之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范文程倒是对于与明廷议和没有什么担心,毕竟两面作战对大清实在太不利了。

皇太极听了点点头,觉得满清的那些贵族确实应该比较好说服。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明廷接受满清的善意,不至于认为是满清向明廷服软。

“明廷那边要如何做才能相信我们的诚意?”皇太极问道。

范文程笑了笑,“皇上,此事简单。只需要派人在明廷京师大肆宣扬金州军的战绩,将他们说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朱明的擎天之柱、不可或缺,无论是崇祯还是那些朝臣都会乐于与我们议和的。”

皇太极听了也是莞尔一笑,这是捧杀啊。

以崇祯的那颗玻璃心,以及朝中大臣们的高傲,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的刺激。只怕心里不说,但是对鲁若麟的不满会更甚,也会更加防备。

但是鲁若麟不是那种可以随意拿捏的武将,


状态提示:362.弱国之悲哀(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