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317.卢象升的济州行(三)(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p>胡文仁还站着等卢象升问话呢,哪里想得到卢象升对他的课本看入了迷,似乎都忘了胡贵贤爷孙的存在。

好在卢象升知道现在不是看书的时间,果断的将书合拢,和蔼的对胡文仁问道:“为何你们的课本都是用白话编写的?这样岂不是失了精炼之美。”

“回卢公的话,文言文辞藻优美,言简意赅,确实让人赏心悦目。不过知识的传授注重的是准确、高效,不能有半点歧义,想要大规模的传播更是如此。否则就如同一本《论语》可以有无数个注释版本,让世人无所适从。所以学堂选择最直接明了的白话文作为教学的载体,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能够使得学问更快、更好的传播出去。”

胡文仁回答得头头是道,难得的是不卑不亢、条理清晰。不管这番话是他自己总结的观点,还是从师长那里得到的教授,能够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

卢象升听了点点了,认可了胡文仁的观点,然后对着胡贵贤说道:“老丈有个好孙子,假以时日必能成才。”

胡贵贤听了马上就乐开了花,到了他这个年纪,也就指望着儿孙们能够有出息,光大胡家的门楣了。

“卢公过奖了,小子在学堂成绩不过中上,比小子成绩好的同窗还有很多。而且真正成绩拔尖的学生都去了幼军营,那里才是济州岛最好的学堂。”胡文仁谦虚的说道。

“哦,幼军营?为什么最好的学生都去了哪里?”卢象升问道。

“卢公刚来济州岛,不知道幼军营很正常。幼军营原本只是收留那些孤儿的地方,鲁大人为了培养那些孤儿在里面建了学堂。后来因为教学质量太好,金州军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相将家中子弟往里面送。因为想要进幼军营的人太多,幼军营干脆进行考试,只有考试过关的人才能够进去读书。小子的时候有些黯然。

“原来如此。”卢象升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既然现在进幼军营要考试,如果是孤儿又考不上怎么办?”

卢象升的关注点始终与众不同,原本幼军营是孤儿们的福利,要是被达官贵人们占用了,那些孤儿们怎么办?

“孤儿们又单独开设了一所学堂,想要进幼军营学堂也是要通过考试的。”胡文仁解释道。

卢象升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幼军营的考试很难吗?”

胡文仁点点头,“很难,因为名额有限,能够留在幼军营的都是顶尖的人才。我的算学不错,但是在历史、音乐、体育上差了一些,所以没有考上。幼军营里最厉害的就是刘浩然,聪明绝他已经准备出来帮鲁大人做事了。”

“刘浩然?他是什么样的人?”听到刘浩然是鲁若麟的学生,卢象升顿时来了兴趣。

“以前是松江府的乞丐,后来被鲁大人亲自救回来了,因此有了渊源。他算是幼军营里最早的一批孤儿,听说以前就有读书的底子,人又特别聪明,学什么都快,非常得鲁大人喜爱,因而被收为弟子。鲁对刘浩然完全敞开,随时可以借阅,能够有这样待遇的就他一个了。而且他不光书读得好,音乐、体育、军事训练也都非常出色,是幼军营里的绝对魁首。”

胡文仁说起刘浩然那是头头是道,简直就是一个小迷弟。

听了胡文仁的讲述,卢象升在脑海里迅速勾勒出了一个少年英才的模样。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就你的资质,在老夫所见过的少年中已属上佳。所谓学海无涯,只要你坚持下去,他日必定也会有所成就。”卢象升知道有些人天资过人,根本无法攀比,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所以对胡文仁劝慰了一番。

“小子多谢卢公教诲。”胡文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子的天资不高,不过在营造上算是有些天赋。他日准备在造船上好好学习下,也算承袭父业。我的愿望是造出最好最大的船,然后扬帆四海,展我华夏威仪。”

“好!有志气!”卢象升又对胡文仁高看了一眼,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又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目标又切实可行,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真的无法要求太多了。

卢象升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给了胡文仁:“老夫将此玉赠与你,希望你早日达成你的愿望。”

胡文仁先是看了一下胡贵贤,见爷爷轻轻的点了点头,这才恭恭敬敬的将玉佩收下。“小子多谢卢公赐玉,必定铭记卢公教诲。”

卢象升满意的点了点头。

胡贵贤现在眼界可不是以前了,也认识不少好东西,自然一眼就认出了卢象升赐给胡文仁的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做工也甚是精美,价值肯定不菲。

不过这是长辈对晚辈的赏赐,无论珍贵与否,都没有拒绝的道理,否则就是打了卢象升的脸。

有了这个互动之后,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话题自然就随意轻松了许多。

“老丈是哪里人?怎么来济州岛的?”卢象升对胡贵贤的经历比较感兴趣。

“老朽一家都是龙江船厂的船工,被当地的帮派逼迫,不得不逃亡到了济州岛。也幸好是来到了济州岛,否则老朽这一家人死在哪里都不知道了。”胡贵贤感叹道。

龙江船厂曾是大明最大的造船厂,郑和下西洋时的很多宝船都是在那里建造的。

不过随着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龙江船厂一直在走下坡路,厂里的船工自然日子过得也很艰难。虽然龙江船厂因为隆庆开


状态提示:317.卢象升的济州行(三)(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