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调教开元>417 招揽贺之章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最引人流连忘返的便是这平康坊。在这里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的才子佳人的传奇,也是整个长安城里最热闹的地方。

长安城有宵禁,但是平康坊就好象不夜城一样。这里是集休闲、娱乐、享受为一体的场所,深受广大男同胞的喜爱。

不过平康坊这里也是分级别的,北里这边是最低消费的地方,很被前曲和南曲看不起。级别不一样么,接待的客户群体也有所不同。

而且在这个时代来讲,男同胞们出来吃喝玩乐,找小姐姐谈心,也是一种潮流。你要是不出来玩的话,人家可能还会想一想,你这人是不是有毛病。

陈文睿看得很开心,这里是真的很热闹。而且让他注意到的是,在这边游玩出入的学子好像还蛮多。

也倒是理解了史书中记载的一些事儿。

来到长安城的学子们最先要来的地方就是平康坊找知心小姐姐谈心,等春闱结束之后,也会到平康坊找小姐姐谈心。

考中了,那就是到这里来开心玩耍,以示庆祝。没考中,也要跟有过几夕之缘的小姐姐们诉诉苦,展示一下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顺便约个远炮,明年再战。

可以说平康坊也算是这个时代里比较畸形的一个产物,就说现在外边闹粮荒,学子在抗议,可是这里仍然是一片灯红酒绿。

对于陈文睿来讲,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找小姐姐谈心。只是借着这个机会过来看看热闹,顺便给老贺同志拉拉关系。

随便找了一家,让他们整治饭食。不用指望对标食为天,烤羊肉就完了。

“这里还真是一个好所在,有这么多的才子佳人。”陈文睿笑着说道。

“听你的话语有几许揶揄。”贺之章看了他一眼。

“哪里有,我是为这里的繁华而感叹。”陈文睿一本正经的说道。

“老贺啊,你说这些学子靠科举是为了啥?年复一年的考,又是为了啥?其实有时候我真的不能理解这些人心中的想法。”

“为了什么?当然是出人头地。”贺之章笑着说道。

陈文睿竖起了大拇指,“这话说得实在,科举已经是很多人唯一的出路了。为了科举,有些人真的是耗尽了一生、耗尽了一家。”

贺之章皱了皱眉头,总觉得陈文睿的话有很多未尽之意。

“其实很简单嘛,有些人考了一辈子也啥都没考中。您说这样的人活这一辈子是不是有些悲哀啊?”陈文睿笑着说道。

“何有此言?科举毕竟是读书人一生的期盼。”贺之章说道。

“您又说到了点子上,‘读书人一生的期盼’,为得就是金榜题名。”陈文睿竖起了大拇指。

“你小子有话就直说,不用这么拐弯抹角。”贺之章说道。

“我不是读书人,我家里现在也没有读书人。”陈文睿说道。

“我能做官完全是陛下的赏识,要不然我也就是一介商贾罢了。即便是现在我跟笔墨纸砚也不亲,最喜的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红尘味道。”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金榜题名虽然是一个崇高梦想,可是有多少人是在做白日梦。梦啊梦的,就梦得家破人亡了。”

“就说今日见到的这么多学子,再过上几年,是不是也会成为平康坊的熟面孔?现如今又有多少人在这里蹉跎了岁月?”

贺之章眉头紧锁,总觉得陈文睿的话听着有些刺耳。

“读书人有着自己的清高,心中的执念很重。我倒是觉得我工坊中的那些工人很好,即便他们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可是他们能够认清现实,知道得赚钱养家。”

“人这一辈子又能活多久,很多人奔着这个崇高目标而活,却活得浑浑噩噩。不能事,也不能做事。”

贺之章听出了门道,其实是想反驳陈文睿的,可是细想之下却无法开口。

因为陈文睿说得没有差,这样的人真的有,还很多。只不过以前的自己选择了视而不见,或者说本心之中认为这也是正常的。

“贺老,有没有兴趣儿一起加入科举改革的事业中来?”陈文睿问道。

“你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招揽老夫么?”贺之章好奇的问道。

“错了,这可不是招揽,而是要共襄盛举。”陈文睿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的想法不仅仅要改变科举的模式,更是要真正荐拔出有用的人才。以前的科举人们只想着找那些诗词写得好的,素有名望的。”

“可是我就搞不懂了,诗词写得好,这个官就能做好么?诗词写得好,就真的能惠及百姓么?我问过陛下,陛下没有给我答案。”

“就说这次的蝗灾,受灾的百姓何其多。人们把这个事情归为天灾,我说就是人祸。是因为人们的不作为,才会让蝗灾泛滥。”

“这时候的读书人去了哪里?农事儿啊,哪里是读书人该操心的事情,没得低了身份。可是他们就不想一想,误了农事,不事劳作的他们又没有别的进项,还能吃得饱饭么?”

“家里人呢?视读书人为宝,更是不舍得让他们劳作。这样的人,对于我朝又会有什么样的贡献?”

“读书没毛病,可是你都读不明白只认识字儿,这个书读得有啥意思?读书得明事理啊,这才是读好书,会读书、能读书的人。”

“我家樱桃,现在也开始读书呢。诗词歌赋玩不明白,但是喜欢算账、记账,就是个小财迷。等将来再多认识些字的,就能替我管家了。”<


状态提示:417 招揽贺之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