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宋耻>第二十七节 筹钱
人去镇江、泰州、通州一带,镇江竟然还能买到一些马。也不是什么好马,宋朝的好马都要从西北购买。宋朝本国产的马其实也不算少,王安石变法,推行马政,设立了许多马户来养马,马户苦不堪言,但也养出了数量众多的马匹,生产出了秦马、河北本群马、京东马(开封以东马场)、淮马、川马、广马、江东马等等,可是这些马都不怎么好。最好的是陕西产的马,身材高大,但比不上西夏马耐跋涉。

宋军最好的战马,一般是跟西北吐蕃人买的吐蕃马,偶尔能买到一些西夏马,最好的是女真马。现在这些渠道都断了,跟西夏重新开战,西夏马来源断绝,女真人更不可能卖马,甚至此时由于战争消耗,女真人都要在草原和西夏买马。

在通州能买到一些江东马,在镇江则能买到一些川马。这些马可能无法冲击,但背负货物长途跋涉,还凑合。

李慢侯让李四不要舍不得花钱,能买下来的都买下来。即便川马、江东马的价格,都从以前的十贯以下,飙涨到了三十贯以上。

这笔钱从哪里出?

李慢侯自然是有钱的,但不可能都带着。他从浔溪出发的时候,就带了五万贯铜钱,用于发军饷。几个月下来,已经发下去了近三万贯,偶尔花钱改善伙食,也花去了一万贯,现钱还有一万多贯。

这几个月,一直通过公主催促官府发饷,但只给了一批绢帛,充作军饷,还不足够,名曰一万贯,其实市价只能卖四千贯左右。

找公主借,由于出兵无果,李慢侯有些抬不起头,但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公主身边也没有现钱。公主行辕的供给是地方官府给的,都是些实物,没有金钱。

李慢侯找不到钱,李四那边还在催促。局势紧张,马贩子一方面对马价飙涨很满意,一方面也十分忧心,生怕马被官府抢了,很多马贩子其实也想趁着马价飙涨尽快套现。李四表示,价钱谈到二十贯买一匹淮马、江东马和骡子;还传来一个让李慢侯颇为心动的消息,说有一个马贩子,声称手里有三千匹川马,要现钱,也可以用绢帛折价。

川马可不是后世所谓的山地马,而是四川一带跟西南的青藏地区的吐蕃人、羌人买的高原马。战马除了要求体力好之外,还得有耐力,因此不能依靠圈养,必须要有大片的牧场供马奔驰,才能锻炼出耐力。这些川马尽管身材不够高大,可是生长在草原,耐力不错,是可以充作军马的。北宋有秦马可用的情况下,是看不上这样的马的,但现在什么马都缺乏,川马也就抢手起来。

因此李慢侯不可能不心动,而且对方可以接受绢帛,他手里恰好也有官府发的一些,宋朝缺铜钱,绢帛等价值较高的纺织品,也在市面上充当货币作用。

李慢侯立刻发去消息,让李四将那些马都要了,钱他来想办法,约定一个月内凑齐。

钱成了压在李慢侯心头一块病,公主那里有一批上好的丝绸等物,也是官府给的。从南京送来的汴绸,金兵退走后,在宗泽治理下,汴梁手工业稍微恢复了一些,可产量大大减少,因此这批汴绸能值三万贯。

李慢侯拿着去扬州绸缎庄询价,绸商是一个平江(苏州)商人,对货物很满意。这时代的江南手工业水平,还比不上北方,开封府送给金国的江南绢帛抵偿赔款都被人家退回。苏州绸商很想要这批汴绸,可是他也没有足够的现钱,他希望能用他店里的江南绢帛交换,给一个优惠的折价。

由于黄淮地区的手工业受到破坏,江南的丝织品价格也在涨,也比较抢手。

绸商的话,让李慢侯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曹掌柜想不想做一笔大买卖?”

李慢侯对这个姓曹的丝绸商说道。

“什么样的大买卖?”

曹掌柜也很感兴趣,能拿来上好汴绸的人,说要做大买卖,那就是大买卖,因为汴绸现在已经在市面上很难买到了。在没有棉布的时代,丝绸是中上人家的必需品,产量很大,销量也很大,所以才能替代货币作用。黄淮地区战乱,整个国家丝织品产量急剧下降,江南丝绸量价齐涨,才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成为丝织业中心。

“曹掌柜是平江人?”

李慢侯问道。

曹掌柜点点头:“祖籍吴县。”

李慢侯道:“我在湖州浔溪有一些产业。不知道曹掌柜听过浔溪没有?”

浔溪虽然靠近平江府,但此时只是一个小村子,远没有发展成南浔镇那么出名。

曹掌柜果然皱起眉头,突然来了精神:“是不是公主集?”

李慢侯懵了:“什么公主集?”

曹掌柜解释起来,他也是听人说的,有两个公主躲避战乱去了浔溪,哪里现在是一个大集市,湖州的生丝现在很多都在那里集散,他是丝绸商这些消息是会在他们行内流传的。因为出了公主,现在往来哪里的商人,都管那个地方叫公主集了。

曹掌柜一解释,李慢侯马上就确定哪里就是浔溪村,只是改名了,被人改名的。恐怕以后不会有南浔这个地名了。

李慢侯笑了起来:“巧了。在下正是公主护军统制,护送公主一路返京至扬州。目前驻跸于此。想买一批战马,奈何短了现钱。这些绸缎,正是宫中赏赐,公主命我来市绸换马。”

曹掌柜一听李慢侯还是个官,立刻出来鞠躬作揖,神色也变得谨慎起来。这正是李慢侯担心的,官府做买卖,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节 筹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