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汉之熵>0302:打假

李流操心的是钱的问题,真的是钱,是王迪已经放进市场的五铢钱。

拜王迪的大力推动以及本身的上乘质量所赐,这五铢钱,不仅是季汉的官方认可的唯一货币,短短几月内,也在荆州范围内流通甚广,遭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孙皓中央那里本就就臭大街的东吴钱币,至少在荆州市场已经和臭狗屎没什么区别了。而这,正是王迪希望看到的场面。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很快的出现了。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假币这个沉疴旧疾。推荐阅读//v.///

其实王迪对假币的出现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毕竟,追逐利益,钻法律空子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话,这种私铸的情况就无法禁绝——虽然说纸币的造假相对容易,私铸铜钱难度系数较高,却不代表就没有人私底下铜钱造假,迎难而上的人多的是。如果一开始的口子堵不住的话,假币越来越多流通于市场之上,只会导致王迪苦心打造的五铢钱丧失市场公信力,然后,人们会一边大量“推广”使用假币(劣币),一方面又将质量上乘的五铢钱藏在家里,就会出现逆淘汰,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但是,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正在着手准备铺垫,王迪却没有想到,这种情况居然出现的这么快,这才几个月啊,就在巴东、武陵和江阳等地,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这就逼着王迪提前重拳出击,多管齐下了。

第一招便是“乱世当用重典”,在王迪的授意下,季汉和荆州方面加大力度,全面开动国家机器,不遗余力不惜成本的颁布法令到各个基层政府,明文规定,但凡发现私铸铜钱者,严惩不贷,不管是什么人,是何出身,上不封顶,下至一枚铜钱,但凡查实,一律死刑起步,量大的,影响恶劣的,甚至还要诛族。这个虽然残忍,也有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和栽赃勒索的情况出现,但是,王迪就是要一开始就把风气遏制住,要知道,宋朝初年刚使用纸币时,正是由于对伪造者处罚较轻,起不到威慑作用,因而造假者日益猖獗。后来不得不加大惩处力度,由监禁10年逐步过渡到处以极刑。但是,为时已晚啊。

第二招是与之相配套的辅助手段,以雷霆手段严打的同时,王迪还规定,重赏揭发检举者,只要线人的提供线索查实无误,那么最后处理的造假者家产,将拿出一半来奖励举报者。这个办法配合渗透至各乡的乡兵制度,完全可以重创造假者。毕竟,有能力玩私铸铜钱的,肯定不是老百姓啊,必然是富甲一方的权贵豪强,而且,要玩,也不会小规模玩,不会小打小闹,肯定会玩大的,那么,涉及人员一多,难免会走漏风声(奖励太丰厚了),只要核实无误,官方吃饱的同时,举报者也不只是喝汤那么简单——至于有没有冤假错案,王迪完全不在乎,仔细核查是应该的,没有的话最好,但百密一疏啊,真要是眼高手低导致了有人蒙受不白之冤,额,其实也不是什么损失,干掉一个盘踞地方的豪强权贵也不错啊,大不了之后平反罢了。甚至,王迪不无恶毒的想,要不想弄垮某个地方一霸的时候,这倒是个不错的罪名。

第三招便是“治本”,也就是从源头堵住,所有已经发现的铜矿,立刻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不仅是禁绝民间私自开采,就连铸造铜钱的产地,目前也只能限制在五茂那里(以后再适当开放出更多的铸币场所,也可以分散五茂的话语权),只要铸币资源遏制住了,假币的流通数量也就控制的差不多了。

第四招便是“放水”,也就是说增加货币供应量,反正都是要放水的,还不如把这个放水的尺度率先把握在自己手中,水放多了,市场上的货币量有了保证,不紧缺,也是可以在一定在程度上遏制私铸钱币,尤其是假币的流通,当然了,这个尺度是要把握好的,紧缩不是好事,膨胀了也是不妙啊。不光要把握尺度,动作还要隐蔽,偷偷的干活。相信王蕃团队的勉强够看的大数据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之前在这个时代,王蕃的数据是勉强够用了)。

第五招便是甄别对待,一旦捕获私铸集团,资本方和幕后真凶是要全部干掉的,但是,铸钱工人却要留下来,不光是不杀头,没有任何处罚,还可以给一个正式编制。这样做,看起来是有点“赏罚不明”的味道,但是在王迪看来,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首先,它可以匹配第二招,即揭发检举者有赏,什么人最有可能察觉到有人造假钱拿到第一手证据(还有人证),并且有积极性去举报?当然是这些一线拼命干活的铸钱工人了,毕竟,这是杀头风险系数极高的事业,举报之后呢,不光有大笔奖励,还可以顺便给自己混一个正式编制,何乐而不为呢?

第六招便是“人道主义补偿”,如果真有普通的百姓眼拙,在平日里的市场交易中不幸手残,收进了假币,那么,可以到官方指定场所进行兑换,兑换比例为一比二,也就是两枚假币可以兑换一枚真钱,挽回一定的损失,同时,对目前市场上以及民间还存在的旧币,也都回收兑现,比例定为一比十。王迪明白,肯定有混水摸鱼的,但是,小规模行为,他赔得起,量太大的话,就当是钓鱼执法了,顺藤摸瓜来个一锅端,连线人费都省了,只要最终能够达成快速垄断市场的目的v首发

这六招使出来,季汉与荆州两地的假币


状态提示:0302:打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