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225章:历史记录者
高权重的监军,成了现如今的修书匠,许兄……委屈许兄了。”

不知不觉之间,张启阳对许文才的称呼已经从“许大人”改换成为“许兄”,更加说明这仅仅只是不带任何官方立场的私人谈话。

“我本就是个讲经解史的学官,著书立说才是平生志向。而今刚好遂了心愿,也算是一桩快事。”许文才笑道:“从今以后,我就可以安安稳稳的看着你展布才能,再造煌煌大明。”

“从高位上下来,居于闲职,依旧如此豁达,许兄可当得起一个纯字了!”

许文才哈哈大笑着说道:“这个纯字,还是等我百年之后追谥之时再用吧。现如今我要修撰国史,凭你张大帅的作为,有资格专列出来,这份《毅勇公纪》由我操刀最恰当不过了。”

张启阳笑道:“许兄要给我著书立传?还烦请笔伐之时手下留情!”

“史书最要紧的就是秉实而录,不褒不贬公允客观,至于功过是非我辈无权置喙,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给活人做纪书,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我很期待国朝太史公的大作呢!”

“《勇毅公纪》的开篇我已经写出来了。”许文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刚刚写好的底稿:“你看看,有没有甚么谬误之处?”

“……勇毅公张氏启阳者,诞于泰昌元年秋仲,原籍北京,居与英国公府……”

“面见先皇,赐指挥使职,而起民练……”

是在说张启阳起家的过程,同时很明确的指出了张大帅的开端:他既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即算是荫袭祖先也不算是。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就是流水账,说的就是张启阳的生平。

这一段故事许文才本人也是共同的经历者,所以写的非常周密非常详细,尤其是让张启阳名动天下的八湾河血战,更是记录的分毫不差。

但是在斩杀皇太极这个事情上,许文才却没有按照官方的说法来写,而是用一句“诈称斩杀伪清虏皇洪太”一语来概括。

也就是说,直到现在许文才都不相信当初在小吴庄被张启阳一刀砍死的那个人就是黄台吉本人。

“诈称”二字,旗帜鲜明的表达出了许文才的态度。

这就表示,他始终认为对张启阳有决定作用的那场天大功劳不尽不实。

这部《勇毅公纪》是国史的一部分,是要流传到千秋百代之后的史书,许文才却用了这样明显带着贬义的文字,对于张启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污点。

但张启阳却一点都不在乎,反而哈哈大笑着说道:“诈称二字……真的很有意思。”

“既是史书,当然要秉实而录,当时的情形我也是经历过的,绝不相信那人就是黄台吉……就算你不满意,我也不会修改。”

“不,不,我丝毫没有不满意的意思,史书就应该这样写,而不是一味的涂脂抹粉。”张启阳笑着从怀里摸出一方巴掌大的木匣子,轻轻的打开了,装在里边的是个单片玳瑁眼镜:“我知道许兄眼神儿不好,专门托人从泉州的红毛商人处买了这个东西,许兄先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有了这个单片的眼镜,视线顿时清晰了很多,许文才正要道谢,却听张启阳说道:“许兄秉实而录修撰国史,刚好可以让后世子孙知道我们这一辈人做了些什么。无论将来是什么样的局面,后世人都可以从许兄的史书中看的一清二楚,许兄就是历史的记录者!”

历史的记录者?

对,许文才就是这段历史的记录者!11百度一下“回到明朝做权臣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状态提示:第225章:历史记录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