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帝国猛将>第二百一十八章 没了底气
气,也随着这场海上决战的惨败而消失不见了。

丞相孙庆德犹豫了一下出列对皇帝肖值说道:“陛下,太子所言极是,如今水师新败,攻击镇南军沿海地区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而镇南军本来就以6战见长,我郑国禁军和府兵,恐怕很难挡住镇南军的进攻,所以最好趁着镇南军还没有攻入我郑国境内,尽快与镇南军议和。”

皇帝肖值苦笑说道:“朕也知道水师那一败,我郑国就已经没有了与镇南军继续打下去的实力,可是如今镇南军来势汹汹,如何肯轻易罢兵!”

兵部尚书王沅成出列沉声说道:“陛下,事在人为,只要我郑国舍得付出代价,想必镇南军也应该会同意议和的。”

皇帝肖值皱眉说道:“代价?什么代价?”

兵部尚书王沅成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代价无非就是割地赔款。”

兵部尚书王沅成说出“割地赔款”这四个字以后,皇帝肖值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问道:“难道真的一点儿挡住镇南军的可能都没有吗?”

兵部尚书王沅成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不是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郑国的禁军和府兵,战斗力照比镇南军实在相差太多,之前我郑国调集了四十五万大军,又有墨冀国的三十五万军队、师宿国的二十五万军队相助,结果仅仅围歼镇南军不足十万的府兵都没有拿下来,最终我郑国反而损失了大约十三万人,墨冀国和师宿国加起来也损失了差不多十九万人。”

皇帝肖值虽然不愿意向镇南军割地赔款,但是形势比人强,最后在太子肖仁和几名大臣的劝说下,皇帝肖值不得不同意用割地赔款的条件,来换取与镇南军停战。

李斌得知郑国想要求和,就对诸葛亮、张良、陈平这三位军师说道:“郑国想求和也行,不过得把嘉州府、黎州府和遂州府割让给我镇南军,再赔偿五亿两黄金!”

诸葛亮、张良、陈平三人一听,不禁都笑着摇了摇头,李斌这要的实在太狠了,郑国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先不说郑国能不能拿出五亿两黄金,一旦郑国把嘉州府、黎州府和遂州府割让给镇南军,可就等于把一半的疆土和人口都拱手让给了镇南军。

郑国的疆域包括一个京城道和五个州府,其中嘉州府与墨冀国接壤,遂州府与师宿国接壤,黎州府则在嘉州府和遂州府的中间,分别与墨冀国、师宿国接壤。

郑国另外两个州府为合州府和蓬州府,这两个州府都临近大海,郑国的京城道则在五个州府的中间。

诸葛亮说道:“主公,这个条件,郑国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李斌微微一笑,“本侯原本就没有打算让郑国答应,如今郑国水师元气大伤,南蛮都护府、西蛮都护府、眉州镇守府、碧州镇守府的禁军卫和府兵卫,就可以随时抽调到郑国的战场,甚至可以让镇南水师进行配合,直接在合州府或者蓬州府展开一场登6战,对郑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张良随即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极是,现在墨冀国和师宿国已被我镇南军收入囊中,郑国水师又在海上决战中惨败,正是我镇南军一举拿下郑国的最好时机!”

诸葛亮沉吟了一下也点了点头说道:“郑国境内并没有太险峻的要塞,凭借我镇南军的实力,吞并整个郑国倒也不算太难,只不过需要耗费一些时间,问题是现在高原上那些土著正在厉兵秣马,弄不好真会有上千万高原各族的军队兵临东蛮都护府,那时候我镇南军可就需要两面作战了。”

普藩族的吉勒德格,率领一百多万普藩族军队,在靠近东蛮都护府兴隆城的高原地区安营扎寨之后,随即派使者进入了兴隆城,表明了普藩族是来向镇南军讨要粮食的,并且他们这一百多万大军只是先头部队,如果镇南军不答应给粮食,那么高原各族还将聚集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军队来找镇南军继续商讨。

东蛮都护府的镇守使6逊,现在已经率兵抵达了兴隆城,并且在兴隆城这里,聚集了东蛮都护府的四支禁军卫和三支府兵卫,与吉勒德格率领的一百多万普藩族军队对峙了起来。

李斌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对陈平问道:“云社有没有高原上的最新消息?”

陈平赶忙说道:“启禀主公,那个普藩族的少族长吉勒德格,倒并不是虚张声势,根据我们云社得到的最新情报,普藩族的可赞呼其图,已经向高原上所有部落出了征召令,准备聚集高原上所有的力量,来向我们镇南军讨要粮食。”

顿了一下陈平说道:“去年高原上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雪灾,至少有四分之三的高原部落都受了灾,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粮食,也许在今年秋收之前,高原上就得减少三分之一的人口,并且现在高原上已经饿死不少人了。”

李斌沉声问道:“高原上到底有多少人口,云社查清楚没有?”

陈平点头说道:“根据我们云社的调查,仅仅普藩族就拥有过三千万的人口,高原上其他几十个小族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一千五百万人口,所以整个高原上应该足有四千五百万人口。”

李斌又问道:“几位军师对高原各族这次向我镇南军讨要粮食有何看法?”

诸葛亮这时笑着开口说道:“主公,其实有些事情,不用武力也可以解决,如今我镇南大都督府在各地修建了大量粮仓,囤积的粮食可能足够两亿七千人吃上三年的,解决高原各族的这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八章 没了底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