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我有个国>第89章 这位大王可还缺王后?
了。”

“那夏大王如何得知?”

“寡人学马,不巧被侍卫所见!还是快看哪边看看吧,问寡人寡人也是不知。”

“得罪。”

聂良冲着夏大王一拱手,便道。

“还要谢过夏大王。”

赶紧去哪事发之地去了。

也不知事情如何,一整天的时间都有那骑士来来回回,马蹄声轰轰隆隆。

最多得有五六十人。

直到晚间,才算是散去。

夏大王摇了摇头,此事与他无关便不多问。

他倒想起来一事来了。

“诶,薛舟呢?”

不错,那薛舟骑马,丢了好长时间了。

夏大王喃喃了一下。

“坏了,这若是丢了……寡人岂不是少了一匹马了?”

薛舟最后还是回来了。

灰头土脸的,那马自然也跟着牵回来了。

只是一人一马都跟落汤鸡似得,问他他道。

“掉河里去了,差点没上来,得亏是让人救了。”

那般沮丧的样子,简直令人想笑。

本以为此事就算作罢,但有两三日的功夫,还是见那班城的骑士左右奔走,有事甚至来夏国之中查看。

又见那聂良,夏大王不禁好奇问了一句。

“骆主吏救回来了?”

“救回来了。”

“可知谁袭击的他们?”

“是流民。”

“流民?”

夏大王惊诧,班城左右哪来的流民。

班城多是诸侯国,那户籍都属于诸侯国范畴之内,每个诸侯国的人都是有数的。

无论是哪个诸侯国,只恨自己国中人数不多,没有那个嫌人多的,你便是想当那流民,也不见得哪家大王会放人的。

聂良又道。

“是北地的流民,离我们许郡足有数百里之遥!”

那聂良叹道。

“世道不好,夏大王可能不知,几年我许郡收成还算是不错,但奈何那渚河郡,与周边几郡可是遭了灾,去年就收成欠佳,本以为能勉强挺过。

谁知年后更是一直干旱无雨,此番夏收他们颗粒无收,彼处又少有诸侯制约,些许诸侯干脆令国内子民自谋生路,那些流民就涌了进来。

但我许郡多诸侯国,皆是像夏大王这般!诸侯国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收敛流民,各郡又有心无力,致使这些流民便是连一口吃食都讨不到。

这般如此,他们所过之处,犹如蝗虫一般!”

聂良说的轻巧,但夏大王听了沉思了一下,这得多惨。

往年就算是好收成,夏国的粮食都不够吃。

还要参杂野菜度日,穿越那会夏大王都在吃那难吃的野菜。

那北地两年如此,可见一斑了。

“对了,夏大王切记,若是见有流民,可俘获!交予班城,班城自然不会亏待,若有大股切莫轻易相对,还有可莫要心善。

要知北地距离我许郡如此遥远,能活着走到这里的可都不是良善之人,言尽于此,夏大王,聂良告辞!”

聂良说完走了,但班城倒是尽责。

虽说出这档子事,但那所谓流民,夏大王现如今都还没见识过。

也怪这骑士往来频繁,想来就算是有那流民,以及上次犯事那些,怕是也给惊走了。

或是其他处置。

不过就算是这样,夏大王也还让夏国有所防备。

不过此事不过上心,却不耽误其他的事情。

“大王,新瓷出炉了。”

大司空前来禀告。

“好。”

夏大王高兴,前去观望了一番。

这两窑瓷器可比之前卖于赵王的还要好上许多,显然夏国人的手艺精进不少了。

“大王,新瓷有了,是该考虑一下那铺子的事情了。”

新瓷有百十件,比原先的产量还多,主要是掌握的好,烧制起来就容易一些了。

鲁艾凑到夏大王耳边提醒。

夏大王道。

“明日就去班城。”

去班城之前,夏大王又问了自己媳妇。

“王后可有想要之物?寡人从班城给你买回来。”

夏大王看自己媳妇,脸上都是宠溺。

王后羞怯一笑。

但却道。

“奴没有什么想要之物,大王还是办正事吧。”

“好吧。”

夏大王怀里揣着钱,坐着马车,公高在那充当驭者,马车里坐着大司空与鲁艾,前头还有那薛舟。

总算是到了那班城。

说那班城夏大王还是第一次来,班城确实不小,与赵王比起来算是正儿八经的一个城池了。

城高约有三丈,城墙厚实,上有甲胄林立,瞧着不凡啊。

班城里也热闹富余,通过城门就多见有穿锦衣华服的。

只是显然对于夏大王这个‘见多识广’的人来说,倒也谈不上什么震撼之类的。

也不知因何,进城可见更加严格。

便是夏大王将印玺拿了出来,不收那进城的费用,守门的士卒在告罪的同时,还是严格审查了一番。

好不容易进了班城。

周遭店铺林立。

“那铺子到哪去租?”

大司空拱手道。

“大王,要到牙行!”

所谓牙行,约等于中介。

到了那牙行说明来意,问清大概要求以及预算,牙人带着夏大王等人到了一件铺子面前。

见到那宅主。

那宅主是个妇人,脸上也不知道擦的是什么玩意,青白一片。

“是你们要赁我这铺子?”

初见夏大王等人一身麻衣,她还不以为甚


状态提示:第89章 这位大王可还缺王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