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宋神级赘婿>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路上

第一百八十二章在路上

一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比如王宇的同窗牛通,跟个牛犊子似的,每天自己行军玩一样轻松,还能搀着两个老弱病残一起走,这三天时间很是赢得了一部分人的拥戴。

还有一些人,虽然只是秀才的功名,可架不住人家家里钱多、势大,根本就不甩举人老爷的面子,还跟一些书院里走的近的同窗拉帮结伙,这样的人,让软弱如弱脚鸡的举人统治合适吗?

大抵是要闹起来的。

再如王宇,众人是都敬佩王宇的文采、气节的,但是,王宇的军事才能如何?

纵然王宇这三日以身作则,但是,毕竟没有真实的战例、战功傍身,平常交往对方会给王宇面子,但是,涉及到一些军纪、军令方面的东西,惹急了恐怕对方也会直接“彼其娘之”。

这就是人性,华夏一人成龙,多人成虫的人性。

原本王宇从军时想的是用暴力收服囚徒们的,简单粗暴但很有效就能让自己成为众囚徒的老大,达到如臂指使的目的。

现在这帮书生们进来之后,就不能如此不顾风度、不顾技巧了,对于这帮大宋这个时代的高端人才,王宇需要用更巧妙的方式把这些人串联在一起。

在众多书生中,王宇的名声最大,倒是能主持召开一些商讨会议。

王宇恳切的跟书生们在夜幕之下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指出经过三天时间观察,发现的一些暂时不适合军伍的书生。

这些人有体质太差无法跟上队伍的,有身体有天生缺陷,无法快速行军的,有看书看坏了眼睛,顶着五百度大近视眼行军的。

王宇没有抨击他们的缺陷,而是对他们进行了鼓励、赞扬,充分肯定了他们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的精神,盛赞他们是大宋的脊梁,大宋的文胆。

然后话锋一转,告诉他们如果带着他们一起行动,势必会拖慢整个军队的行进进度,而军情不等人,若是因为金陵敢死营延误,导致西夏、辽国打进来,那会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

不若让他们为金陵敢死营做一些重要的事,比如,在一些必经的府县设置「金陵敢死营办事处」,为金陵敢死营收集辎重、积攒钱粮,招募新的兵员,源源不断的支持前线。

“术业有专攻、取长补短,有些人适合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有些人则适合筹备钱粮打理后勤,让前方袍泽无后顾之忧,更何况我们现在有十一位年兄身体出了状况,需要调养,还请诸位看在同窗、袍泽的份上,留下来收拢、照顾他们。”

王宇对一帮怀揣梦想的书生说的很是恳切。

三天的行军,除了11位书生患了各种病症,连带着囚徒当中也有20多人患病。

王宇趁势提出金陵敢死营办事处的设想,一次就从军中分离出42名书生,22名囚徒,和一伍的山字营士卒。

众人没有太多的反对意见,军中甚至给他们开具了相关文件,甚至允许他们保留武器。

在这一点上,甘守成和张浚两人表现出了担当,愿意承担责任,让众多暂时分离出去的书生十分感激。

让适合的人干适合的事,顺道建立起金陵敢死营独立的后勤体系。这就是王宇处理众多令人头痛书生的手段。

贾梅村和狄怀玉想要把书生从军弄成一桩盛事,事实上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据说近日以来一直愁眉不展的宣和天子美美的喝了一顿酒,还翻了众多皇妃的牌子,并且表态,若是投笔从戎的书生立下功勋,当着重擢升。

但这帮四体不勤的书生,却确实是沉重的负担。

甘守成手下的山字营可以日行百里,便是与一般禁军对比也是精锐,一帮囚徒士卒可以日行50里以上,他们是在拿命在撑。唯独一帮书生各种叫苦连天,各种拖累行军速度。

如此分流,将体弱、病患者裁汰出去,第二日军队行军速度明显加快,第三日,行军速度就已经达到了日行50里。

只是这时,除了甘守成训练的山字营,书生军和囚徒军都已经累趴下了。

各地提供的一般补给,只是一些粗粮,很少见到荤腥,便是大黑马锤子都挑剔,要自己在河里抓鱼吃,一些在牢狱中亏了身子的囚徒士卒怎么可能受得了?

而缺乏锻炼,又补充不上营养的书生士卒,虽然待遇能好些,却也吃不消。

就在这时,上官文渊手下的从人出现了,在联络了当地官府赠送正常补给之外,还额外送来了大量酒肉。

金陵敢死营一众人等,补充了营养,又恢复了元气。

如此,又经过两次分流,395人的书生,剩下了305人,囚徒士卒倒是再没有倒下的,或者有病了的。他们宁愿让王宇帮着医治,也不愿意被沿途的府县再次关入大牢等死。书生们也逐渐有了一个兵的样子。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上官文渊每次派人送给养,都会把车马留下,有些离开的书生也把自己代步的脚力赠送给了金陵敢死营,现在,众人的物资都已经放在了大车上,李公浦带着手下六个衙役,率领两队囚徒士卒负责赶车。

空出的大车甚至还能拉一些头痛脑热的士卒行军。

其他人则按照王宇的建议,开始轮番练习骑术。

牛通从徐定国的马上跳下来,有些疑问道:“云逸,你说咱们练习骑术有用吗?咱们也没有马,也没有钱,这不是多余吗?”

王宇道:“北地可是有众多马场,咱们不买,咱们抢辽人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路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