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民国投机者>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 六
>“文革,你这是什么意思?二十九军没有准备?已经交手数次,宋哲元不可能没有准备吧。”蒋百里插话道。

“宋哲元没有准备?他们是在宛平和卢沟桥与日军几次交手,把日本人都打回去了,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刘湘也很奇怪。他忍不住走了过来。

庄继华看看屋里的众将领然后说:“大家请坐,我正要与大家谈谈对此次卢沟桥事变的看法,以及我们应该作那些准备。”

等众人纷纷回到自己地座位上后,庄继华这才说道:“我说宋哲元没有是指他最近发表的一些言论和作出的决定,从报上得来的消息看,宋哲元希望以让步来求得妥协,但他错了,卢沟桥事件只是一个药引子,华北自治才是日本人真正想要的。日本人想这个已经想了好几年了,他想息事宁人,所以步步退让,对中央的警告,全国抗战热情视若无睹,这种状态下,日本人可选择发起进攻时机。他不败就没天理了。”

庄继华停顿一下看看在座诸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卢沟桥会不会演变成中日之间地全面战争,我地判断是,会,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无路可退了,中国不能丢了华北。委员长在庐山地谈话也已经表明,这次中央不会让步。不会妥协,日本人也表明他们一定要达到目地,日本内阁已经通过向华北增兵的决定,战争不可避免。现在我想说说我们怎么办。”

庄继华说到这里拿出一张电报:“这是我刚收到的委员长发给我的电报,估计甫公和光亭也有。内容应该是相同的,委员长在电报中命令我做好战备,随时准备出兵川外。日本内阁的决定和这份电报已经表明,一个月之内战争就将打响,正好川滇两省军事长官都在,就请大家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庄继华说完就坐下了,众人先是沉默了两分钟,随后就像炸开锅的开水,沸腾了。/

“那还用说。我就不信我们四万万人打不过小鬼一天我们准备了五年!”

“军人有守土之责。既然退无可退,那就不如奋起一战!”

刘湘就感到庄继华地目光年多以前许下地诺言,今天到了落实的时候了。他站起来轻轻咳了两声,场中立时安静下来,向场中扫视一遍庄重的说:“文革,诸位,我是川军总司令,我代表川军全体将士表态。以前我们川军打的都是内战,祸害乡梓,二十年内战,让我们欠下四川人民无数良心债,现在到了我们赎罪的时候了,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战,一句话,我刘湘绝不保存实力,全部主力出川,中央要多少部队,川军就出多少部队;中央要多少兵员,四川就提供多少兵员;中央要多少粮食,四川就提供多少粮食,绝不推辞!倭寇一日不出川,川军将士一日不回乡!”

刘湘的话铿锵有力,庄继华还没来得及击节叫好,邓锡侯唰地站起来:“说得好!甫公,我邓晋康誓死追随,我亲率二十八军出川,即便血染疆场也绝不皱眉!”

“好!甫公晋公慷慨于前,我云南男儿也绝不会萎缩于后,抗日不是那一家的事,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地事,是我们所有中**人的职责!”卢汉也站起来了:“我五十八军将士坚决服从中央号令,请长官向委员长转告,我五十八均将士愿立刻开赴华北,与日军决一死战!”

“啪啪啪”会场上响起如掌声,这不单单是给卢汉的,还有刘湘邓锡侯,庄继华站起来使劲的鼓掌,中**人在国家民族危亡之前终于摈弃前缘,携手抗战,为民族地生存而战,为国家的独立而战。/无数默默无闻的川军士兵背负川人的期望,背着斗笠,踏过蜀道,淌过川江。走上炮火硝烟的抗日战场。

庄继华做个手势,示意大家安静,全场很快静默无声,大家都看着这个川滇两省的实际控制者:“只要我们携手同心,我们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甫公,晋公,永衡,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呢?百里将军,我想请您分析一下。战争一旦展开,日军地行动将会是怎样,以便决定我们的行动。”

蒋百里站起来走到巨大的全国地图前,他看着地图思索一会才说:“这个推断不好作出,因为我们手中没有日军的兵力数目,所以只能从战略上作出推断。”

“日军占领平津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条是沿平汉线南下。攻击石家庄、开封;另一条路线是沿平绥向西攻击绥远。然后进攻山西;山西为天下形胜之地,因此攻占山西关系到华北地稳定,因此山西战场与河北战场相比更为重要,日军在占领平津之后会迅速南下攻克石家庄保定,在确保侧翼安全之后,主力会转向山西,以上是我分析地日军动根据这个分析我建议我军集中在川北,做好北上山西的准备。另外一部分则集中在川东,中央一声令下即可登船出川。其次为保证武器弹药地补充,要尽快在山西陕西沿线和武汉构建后勤补给站。”

蒋百里的分析很简单,却也得到刘湘等人地赞同。庄继华这时又说:“目前川东集中的部队有新一集团军两个军、杨森、李家钰的两个军,总兵力二十万人。在川西平原和川北的有甫公和晋公以及二十九军的部分部队,这些部队组建为一个集团军两军制的集团军,司令官由甫公和晋公商议向中央报告,这支部队预定向山西出击。川东部队则东出武汉,杨森和李家钰将军那里我已经给他们发去电报,命令他们立刻做好出发准备,他们将是第一批


状态提示: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 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