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明帝>第五章:梁园
年的景况了,不过许多古迹还在,成为文人墨客到开封必游之地了,朱影龙杂事缠身,早就听说开封名胜古迹繁多,可就没有机会游览一番,今日能踏雪游览天下闻名的梁园,还真是要多谢我们的布政史崔呈秀崔大人了。

朱影龙出门的时候,大雪早已停了多时了,他没有带多少人,就王承恩和自己,还有赶车的一共三人一辆马车出了开封城。

梁园在开封城郊栋东南三里,与禹王庙毗邻,开封八景中的“梁园雪霁”说的就是此处。雪霁意思是风雪停,云雾散,天气晴朗。有诗赞道:

兔园雪霁物华新,

扫尽瀛州万斛尘。

玉树琼林三百里,

琪花瑶草一番春。

貂裘公子迎春醉,

铁马将军出列频。

见说相如能作赋,

王门授简管挥银。

不过黄河经常决堤,几次大水过后,殿廊亭楼,珍禽怪石,秀丽的山水,典雅的建筑和名贵的花草,这些通通不见了,只留下一片荒凉和一些令后人凭吊的古迹,比如说吹台,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到梁园旧址游览过,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和高适三贤同登吹台,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崔呈秀约请他他来游梁园究竟有何深意,他相信崔呈秀不会无缘无故的邀请他这么一个藩王在大雪天出城游什么梁园,一定是另有目的。

“河南布政史崔呈秀参见王爷!”崔呈秀早已在梁园等候多时了,看到朱影龙的马车到达,忙带着开封府知府陈九酬前去迎候。

朱影龙从马车里钻了出来,看到崔呈秀的面孔,抬眼一瞧,四处白茫茫的一片,一脸的不高兴道:“崔大人呀,你莫不是开玩笑吧,这么冷的天居然请本王来郊外这个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启禀王爷,这梁园雪景可是天下少有的瑰丽之景,王爷看过之后如不属实属实,再怪罪下官也不迟。”崔呈秀忙笑脸相迎道。

“哦,本王近来一直忙于建造别苑,还不曾细细游览过开封呢,本王已经在此落地生根了,要是别人问起来,本王连自己家乡都不熟悉岂不是太没有面子了,崔大人,烦您前面带路!”朱影龙微笑道。

崔呈秀内心可有些震惊了,这哪像是一个痴傻的人说的话,分明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厂公让我进一步试探这信王是真傻还是装傻,还是时而清醒时而呆傻,可朱影龙一到开封就跟小媳妇娶进了家门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几次拜访都没见着,自己再不搞清楚信王真傻假傻的事实,完成不了魏忠贤交待的任务,恐怕就再也回不了京了,正好开封下了第一场大雪,让他找到这么一个借口,邀请信王踏雪游梁园,本已经无计可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哪知道信王就真的接受了邀请,他这才带着陈九酬骑马跑到了前头等候。

“崔大人,本王听说这梁园又名兔园,是不是曾经养了兔子呀?”朱影龙早已得到消息,熊兆琏的暗影已经发挥了作用,收买了崔呈秀府中的一个书吏,半路的时候将崔呈秀骑马出城的事情偷偷的传了过来,朱影龙差不多猜到了崔呈秀的心思,故意这么问的。

崔呈秀一愣,顿时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信王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来,他自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么白痴的一个问题他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开来这信王爷还是痴傻,时好时不好的,刚才虚惊一场,忙道:“王爷,这梁园是梁孝王刘武的御花园,并非是养兔子的园子。”

“哦,原来是这样,本王还听说梁园有一个古吹台,远近闻名,现今在何处呀,你快带本王去看看?”朱影龙身边有个史可法,怎么不知现今的梁园中的吹台上已经在上面修筑了禹王庙,建大殿,铸高八尺的大禹铜像,更名为禹王台,修建了三贤祠,塑了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像,纪念三贤聚会大梁的盛事。只不过他这虚虚实实的想让崔呈秀误以为自己是时而痴呆时而正常而已。

“王爷,您请看,这就是大禹的铜像。”在崔呈秀的带领下,朱影龙等人来到了禹王庙,站立在大禹的铜像面前,然后听崔呈秀滔滔不绝讲其大禹治水的典故来,旁边的陈九酬也不时的插上几句,倒也讲述的十分动听。

面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朱影龙心中顿生崇敬之情,正是这位伟大的治水专家发现了堵不如疏的真理,成为了我华夏二女一代又一代水利大家的治水准则,如此伟大的功绩怎能不令朱影龙心怀崇敬之情。

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位伟大的文学家也值得敬仰,不过朱影龙对他们也只有敬仰而已,诗文只可以怡情,可以抒发感慨,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但对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帮助,诗文做的再好,也不能变成碗中的饭食,填铇百姓的肚子,所以诗文现在不适合自己,草草瞻仰了一下就出来了。

梁园的雪景果然瑰丽极了,站在古吹台上一眼望去,整个梁园尽收眼底,昔日的花木掩映的幽径此刻早已被融入风雪中,齐胸的冬青,参差的乔木,已然挂满了冰棱,忽然一阵寒风吹来,朱影龙顿时感觉到东坡先生《水调歌头》中那句“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境来,是呀,高处不胜寒呀,自己正是处在这么一个不胜寒高处呀!这就是命,他无力去打破他,只有去改变它,征服它,朱影龙心中有一团火,燃烧这他的信心,十年,二十年,哪怕是五十年,一


状态提示:第五章:梁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