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院,姚氏的注意便转向之前与杨洙拟好的礼单,因看到江氏的礼单复而想到些什么,随即让人往姚家送信。
袁媛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巧听到内室杨梓的咳嗽声便知道他醒了,杨桢赶忙卸了外衣,躲进杨梓暖阁中,与杨梓悄悄咬耳朵起来:“你觉得爹娘和京中的关系如何?”
杨梓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么问?”
袁媛想想前世袁爸袁妈和姑姑之间的融洽,又想想杨家:“我感觉娘和婆婆、二婶之间很生疏,娘对她们,很是客气。”
杨梓想了想:“我们一直在长子县,又不在京中一起住,自然会生疏些。”
袁媛眨着眼睛,默默思索,却又不知该如何和杨梓解释。
杨梓自己想了想,又说:“但是也不完全是不住在一起的关系,你看贤姨和我们就特别好。”
“贤姨和我们的关系怎么个好法?”
“贤姨每年往长子送这么多东西,而且之前大表哥还去过长子,至少杨家是没来过的。”杨梓道
“是哪个表哥?”袁媛有些苦恼,目前为止,她还不知道姚家的具体情况呢。
杨梓回答:“平仁表哥。不过你肯定没印象,就你满月的时候来的,还带了好些京中时兴的玩意给我呢!”
袁媛推算了下时间,继而又问:“那年大表哥和我们一起回的京城?”
“是啊,我记得可清楚,那次进京回长子县后,爹爹就成了县学教授了。”杨梓肯定地回到。
袁媛知道自己可能猜对了方向,看来杨家,至少是两兄弟之间有些问题。就说杨桢满月,作为外家,姚家可是派了外孙去贺喜。
想必姚家一直杨洙、姚氏一家保持密切联系,知道杨洙会上京过年才会让姚平仁前去。看到刚刚姚氏把拟好的礼单送去姚家,袁媛觉得,说不定杨洙升官还有姚家在后面出力呢!
可是,是什么原因会让杨洙弃杨家依靠姚家,还有姚家,让杨桢觉得有些不对劲,比如姚平仁说是外孙却姓“姚”,而且住在姚家?
是不是是因为嫁出去一个女儿,另一个女儿留在家中招赘吗?
神游许久,袁媛想得有些脑乱,拍拍脑袋才醒悟过来,使劲甩甩头,暗忖道:他们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要么想办法回去,要么想办法好好活下去才是重点!
“咳咳咳!”
一旁的杨梓傻眼地看着身旁的妹妹神经兮兮的样子,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疑惑:“杨桢,你该不会不是生病,而是中邪了吧?”
袁媛才不好意思地坐下来。
“不是,我这不是对大表哥没印象嘛?你且说说,大表哥和咱们大哥,你更喜欢谁?”袁媛又开始套起杨梓的话来。
“当然是大表哥啊!谁喜欢那个老气横秋的杨椿啊,平时里阴沉着脸,又不搭理人,不像大表哥,懂的东西可多了,连怎么制炮仗都知道呢!”杨梓说道杨椿,不禁撇撇嘴,又扫了扫杨桢,有些阴阳怪气地说,“怎么,说大哥坏话你不高兴了,谁不知道大哥对你好呐!”
是吗?杨椿对杨桢很好?
袁媛有些高兴,多个疼自己的人又不是什么坏事,自然高兴了。
她弯了弯嘴角,说:“不许这么说大哥,我要告诉娘的。话说回来,当时大表哥这么辛苦去看我们,大哥和爹爹可有带他去逛逛长子,他可喜欢?”
袁媛想引杨梓多说些长子县的事。果然说起长子县,杨梓不禁眼前一亮,便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些事。
比如杨洙在县学里怎么有威望,自己怎么去捉弄掉书袋的学生们,还有他怎么和小伙伴们偷溜上街玩闹,还吃了霸王餐被店家揪回家中要钱……
长子县和开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
一个是一国京师,一个是生活简单的小地方。然而,袁媛听着,长子县的生活比起开封好一百倍。
不怪袁媛整天这么想,自从来到这个“大宋”,还是在京城,然而自己既无穿越女的金手指,也无什么显赫家世,每日就真的是在几步便走到头的宅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还不如一醒来在长子,至少能自由自在地享受乡村的生活。
正当杨梓讲着自己怎么爬树偷鸟蛋室,姚氏走了进来,看到杨梓在滔滔不绝地说些什么,笑问道:“哥和姐儿聊什么呢?”
“我们正聊起爹爹和大哥呢!”杨梓回答道。
袁媛转过头来,对着姚氏,憋着嘴有些乞求地说:“好想回去,在这里闷得慌。”
姚氏又何尝不想回去。在长子县,自己好歹就是个当家太太,与丈夫过着悠然的日子。三个孩子,长子知理、次子活泼、yòu_nǚ可爱……
不像在京中,每天需向婆母早晚请安,每餐还要任劳任怨地伺候家婆吃饭。
然而这些都是暂时的,忍忍就过去了。
姚氏也在压抑着自己思念家里的思绪,温柔地摸摸杨桢的头,安慰道:“再等一等,等梓哥病好了我们就回去,再说你不是一直嚷着要来京里逛上元节花灯吗?”
“……”
是吗?原来是杨桢闹着来的?
袁媛立刻低着头不敢说话,好险,差点又要说错话了。
姚氏看到女儿丧气地垂下脑袋,赶忙哄道:“再忍上几日,只怕到时候你都想不起长子县了。到了除岁那日,又有好吃的又可以放烟火,大年初一还可以上街去玩,初二后又是要去姚家,一直到正月十五上元节……”
袁媛这么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