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大明海殇>443.三连小登科
一切都显得端庄而神圣,优雅而和谐。

到了鸢的时候,她主动提出自己不能成为我的正妻,愿意接受华梅作为正妻的事实。这让我、李再兴和横山生桥都十分诧异,毕竟自降身份的事情着实少见。

但我和李再兴却心照不宣,这是鸢对义父恩德的回馈——为人父者,哪有不心疼自己女儿的道理,尽管收了二人做女儿,但他本质上还是希望亲生女儿婚后能够更加顺畅和谐,难道我们还不懂他的心意吗?

横山生桥也算是久经考验,在听到鸢的要求之后,愣了片刻,见我和李再兴都不反对,他便在制式的誓词里面加上了一句“上帝会赞许你的美德”,便将这一页揭了过去,仿佛一切都没发生那样流利自然......

岚哭了,她笑着哭的。也许在她看来,当初随着鸢一起离开,就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性。可是谁知道一切的一切就这样发生了,恍若梦中,所以她是哭着做了表态,也做出了和鸢一样的选择。

作为事件的中心人物,我的心中也是百感交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眼前的一切看似偶然,其实其中隐含着多少的必然,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按理说,今天是大喜之日,但是不知为何我却发自内心的感到感叹和惆怅。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我也看不清、猜不透、想不明白。

或许娶她们三个,本就不是我的初衷吧。

在内心深处,我还是更希望诗句中所说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生活,可现实就是如此,这些阴差阳错,让我一个都无法辜负。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在当下的礼法之中,这样的婚姻形式并不算出格,这也是李再兴能够同意的根本原因所在。

婚礼结束了,谁曾想,接下来我却遇到了人生中最难做的一道题目——三连小登科固然是人人艳羡,可这洞房花烛夜该怎么开展呢?

这事儿吧,颇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似乎尤其扯不清楚,话说以什么形式进行最合适呢?

站在独立的别院门口,我竟一时间犯了难。

向左走、向右走、向前走,这像是一道选择题,但我却觉得是一道判断题,每一个选项后面都散发着浓浓的杀气!

就在我犯难的时候,别院里面却走出几名侍女,走到一头雾水的我面前分别行了礼,一个个说出让我无言以对的话语!

“姑老爷,娘子说,二娘娘、三娘娘漂泊在外多年,这洞房花烛夜还是该多陪陪她们。娘子已经歇了,让您也早些歇着吧!”这是华梅的贴身侍女言辞,说完福了一福,便径自款款的去了。

我正在呆滞,鸢和岚那边作为侍女的女下忍却先后表示,鸢和岚俩人都说了,洞房花烛夜,自然是要找正妻,她们都休息了,祝我拥有一个美好的夜晚......

我勒个擦的!闹了半天我尽然没处去了还是咋地?都嫌弃我还是咋地?这是要造反还是咋地?

目送着几人远去,我竟出离愤怒了!

独自在风中凌乱之间怒了一阵子,想想也的确没辙,这要是跑进去被赶出来不是更丢人?算了算了,老爷我回前厅睡吧!谁让我三连小登科、为人所不能为呢?

比起别人,咱还是幸福的,不是吗?

比起别人,咱还是牛叉的,不是吗?

比起别人,咱还是超群的,不是吗?

就这样自我安慰着,我信步踱回了别院的书房,准备看看书、练练武就睡了。

谁知就在此时,九鬼政孝突然来书房找到了我,说兵部发来文书,着我立即前往该部,商议进兵大事!

好么,这是知道我洞房花烛夜轮空了还是咋地?去就去吧,该来的早知道回来,躲是躲不过的。更何况我不远万里回来就是为了此事,事到临头,又岂有退缩之理?

想到这里再不犹豫,走到墙边摘下挂在墙上的童子切,又换下一身的喜服、换上一身二品朝服,快步走出别院,登上骏马,在九鬼政孝等人的簇拥至下绝尘而去!

听到马蹄声,华梅、鸢和岚都从屋里走了出来,望着正门外逐渐远去的烟尘面面相觑,在她们心里,都隐隐生出一丝不太好的预感......


状态提示:443.三连小登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