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一寸山河>第131章 缴获
看他们夺占县城的手段,央军肯定也是提前获悉了日军主力拔营而走的情报,才敢以几百人打进了城内,”随即,肖俊平又转向了自己的副队长,批评道:“你们怎么都撤回来了?应该留下几个人手,继续打探城内的战况。”

这一来,让吴子健顿时觉悟,他急忙做自我批评:“这主要怪我,急着带着战利品撤离,没顾得想这件事。”

肖俊平则批评陈栓柱头脑还是缺乏情报战的一根弦:“主官要考虑全局,一时可能疏忽,但身为敌工队的人,应该随时提醒主官注意情报线索的搜集。”

吴子健心暗暗咋舌:这晋军参谋出身的敌工队长,到底是在正规军呆过的,与他相,自己都显得有些小富即安、缺乏大战局的观念。

陈栓柱早已经羞愧难当了,他原来只是5连的一个排长,对情报工作没有什么经验。

肖俊平当即向吴子健请示,要敌工队马布置人手重新返回丰店,如战事结束、城门已开,混进城去,一面收集央军391团的动向,一边观望日军是否会有卷土重来的动作。吴子健满口答应,并当着敌工队全体的面,正式宣布今后凡外出侦察的事情,可以由肖俊平队长全权决定而不必事前向营部请示。

分派完了工作,吴子健陪着肖俊平一道参观战利品。这时的赵野郊已经放下了迫击炮炮弹,正在展示和讲解掷弹筒。

缴获的两枝掷弹筒,均为日军的式,整个长度一枝驳壳枪长不出多少,口径也只有细细的五十毫米,冷眼看去,不大容易将其与杀人武器联想到一处。赵野郊与十四军的战友曾经在忻口会战的时候,摆弄过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掷弹筒,因此对这东西还算内行。八路军的指战员们盯着这黑黝黝的铁管子以及用来发射的小榴弹,则大为惊。

赵野郊先是将掷弹筒在无弹状态下,为大家演示了发射的原理,其手法远不如操纵迫击炮那么谙熟,显得有些生硬;然后,他又将小榴弹装填到了掷弹筒的筒口,划这怎样将实弹发射出去。众人很难相信,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装置,居然能将榴弹打出一里多远(作者注:式掷弹筒的最大射程为700米,有效射程为500米),有好事的战士鼓动、撺掇炮兵班长打一发来看看效果。

正赶这一幕的吴子健,急忙喝止了这一起哄行径。赵野郊涨红了脸和大家争辩,说在晋北前线的确挨过这东西的炸,炸点周边一丈的范围内,无人能够幸免。孙楚手下三十三军出身的肖俊平,也向大家做了证实,这才引起了二营官兵的纷纷惊叹。

日本通的肖俊平进一步介绍说,日军的掷弹筒在步兵的配置很强大,一线作战的师团,每个分队(作者注:日军步兵的分队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为13人,相当于的一个班)配置一枝掷弹筒;这样算下来,一个不足两百人的步兵队配备有9枝掷弹筒。掷弹筒通常由两个人搭配成一组,一个负责发射,一个负责观测和供弹。他们的射术往往都很高超,一枝掷弹筒可以很准确地敲掉的一个重机枪阵地!

吴子健让李天林和赵野郊,挑几个机灵的战士,准备实习操纵掷弹筒。等将来缴获得多了,可以从炮兵班分离出来,再成立一个掷弹筒班。李天林忽然来了一句:副营长,炮兵班如今有两门炮了,是不是考虑从西坪将师部派给二营的那两个炮手,一起调过来?

不料,这一问,吴子健顿时沉默了。

他在想,如何向营长和教导员汇报?自己这次带领5连主力去丰店,已经与次在河口村与伪蒙军骑兵交锋的性质截然不同了,这绝对是“主动攻击日军”的行为。教导员会发火吗?营长还肯不肯为自己抹稀泥?


状态提示:第131章 缴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