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玄幻奇幻>人生几何是淡然>第七十八章 接福(二)
粉蒸肉,除了米三糯米七的粉,猪肉切一大块,烧皮,把毛烧干净,清洗,沥干水,切成拇指粗一片放在一边,按一碗十片肉夹粉装好。

调和粉要注意干湿和盐味,干了粉蒸肉会散不糯,湿了会成浆,也不好吃。

东坡肉,取花肉和猪腿肉也可以,先烧皮,洗干净,沥水,按碗的大小来切,中间切成大肉丁不断皮,成在油锅里炸成金黄,碗里放些萝卜块,放上肉,淋上酱油调色料水,最后和粉蒸肉蒸一晚就好。

几位大娘,大婶看到这样做法,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做法讲究,耕时,费油,看起来却实在好吃。

三妯娌只是打哈哈哈,直说瞎忙的,也不知行不行。

这两道菜是宁月说的,却是第一次做,调料只有盐和一点酱油,能做出来也很了不起。

杏花村约有五十户人家,每个地方都讲多子多孙,一家六七人是普遍,最少,明天来接福的人也有两百多人,加上亲戚,只多不少。

按一桌十人算,小孩子不上桌,也要有二十五桌,宁多不少,闹笑话就不好了。

晚上,粉蒸肉和东坡肉都要蒸一晚,火不能断,需要不断的加架,厨房接近姚家悌厢房,这事交给了姚家悌。

腊月十二,奶奶的寿辰,天还没有亮,全家就起床准备,天公作美,雪停了。

今天,六兄弟没有练武,林青在姚家就是隐形,天不亮就来,走时也没有人看见。

也同夫子请了假,孝道大于天,夫子自然是同意。

今天的奶奶穿崭新青布棉衣,外罩开襟绣纹背心,背心是改过的中长款,下穿同色棉裤,千层底棉鞋,手腕一只玉镯,头插云纹银簪子,村里头一份。

三妯娌和小姑差不多,身穿半新棉衣,外穿罩衣,今天要做事。

爷爷,大伯,二伯,自家爹,六兄弟同样穿半新衣裳,棉背心。

只有宁月,丽娘把她穿成一个粽子,前面梳流海遮住眉眼,活脱脱一个傻胖妞。

早上喝粥时,六兄弟都不敢看宁月,生怕自己喷笑出来。

宁月挑眉,眼里威胁:为了奶奶,我先忍着你们。

吃完早食,扫雪打冰凌,摆东西,给奶奶接福是在正午时,同时也是大家吃饭的时候。

不一会儿,钟兴富和一些人到来,大家第一句话就是:“接福来啰。”

同时,把自家准备的好福礼放到奶奶身边,都是用红色纸包住,也看不见里面是什么。

同时,各司其职,干起活来。

和面蒸馒头,蒸糙米饭,炖骨头汤,杀公鸡,挑韭菜,洗白菜,婶子们的说笑声,大叔们的玩笑声,孩子们的喜笑声,交织成一片。

每当一个孩子来磕头时,奶奶都会给一个麻花当零嘴,拿到的孩子举着找自己家娘吃,说是可好吃了。

麻花是老面发酵的面粉用芝麻油炸出来的,那个芝麻油死贵死贵,两斤,花了300文。

快到午时,三妯娌的家人来没有来,三人都有点着急,如果亲家没有来,三妯娌会被人笑话。

三人的脸都快笑不出来了,知事钟兴富过来打招呼,准备好接福,更让三人急红了眼。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鞭炮声,一听,三人急走出去看,终于,心落了下来。

外面,爷爷和大伯,二伯,自家爹正在接人,分别是大伯娘的娘和爹,哥哥和嫂子。二伯娘的娘和弟弟,宁月家来的还是外公和小舅。

看到自己外公和小舅,宁月当然要上前见礼,也在这时,众人才注意到粽子一样的宁月。

宁月收敛起身上的气息,表现成一个傻傻的五岁小妞。

看到亲家们到齐,也表示奶奶钟氏的接福全了。

奶奶坐在正堂屋,前面放一个草垫子,在乡亲们的围观下,从大伯开始,一个接一个的磕头,祝老人家福寿绵绵,安康喜乐。

最后,爷爷扯了奶奶一根头发放进袖袋,接福礼完成。

知事钟兴富大爷说一声:“姚家接福完成,大家接福了。”

帮忙的人开始准备上菜吃饭,辈份最高的钟老,村老,里正等人和奶奶爷爷坐在主位,其它依次而坐。

刚坐下,又一阵鞭炮声音响起,田掌柜和一位十七八的青年男子走进来,院子一下寂静无声。

田掌柜大家都见到过一次,青年男子身穿浅蓝色细棉布长衫,腰系同色宽带,面目清亮,一看就是富家子弟。

姚家悌当下大步走上前,田掌柜说:“田某人来接个福,祝姚老夫人长寿百年,身体安康。”

边上男子:“小生薛之行代父接福,祝姚老夫人福寿安康。”

姚家悌忙说:“同福,同福,姚家谢过田掌柜和薛老板,两位里面请。”

两人后面有两位小厮抱着两大盒子,均是红纸加封。

宁月站在人群里看了两人一眼,低下了头。

奶奶钟氏一个寿辰还没大到田掌柜和薛家来人的地步,宁月思索着。

姚家院子虽然大,也不可能一次能坐下两百人,所以分批,一批十桌,吃完收拾干净,另一批上才上桌,小孩子都是大家拿碗来菜在边上边吃边跑。

这个插曲让奶奶的寿辰更加热闹起来,大婶子,小媳妇们私语着薛之行,姑娘们偷瞧,小伙子羡慕,小孩子好奇。

对于姚家来说,只是两位接福的客人,三妯娌和小姑忙着上菜,六兄弟忙着和村里的小伙伴打口仗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吃完饭,田掌柜和薛之行告辞而去,姚家悌送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接福(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