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448章 安南郑氏的惊怖(二)
一个悖论,当“国家的利益”和“统治者的利益”不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想想慈禧太后就知道——洋鬼子大举入侵杀败义和团,然后逼着清政府签署《辛丑条约》,对中国来说自然是巨大的损失,但考虑到如果没有洋鬼子杀败义和团,按照后者迅速膨胀,屡剿不灭的势态,清廷怕是崩的比历史上更早,所以仅仅就清廷本身来说,洋鬼子的胜利并不是“坏事”。

而对自诩聪明绝顶,实际上算是自作聪明的“清都王”郑梉来说,确定“对手有灭掉自己的实力,却没有灭掉自己的意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然后他迅速进入第二步——光复军的一系列条款中,似乎存在商机啊。

买办!专卖制度!虽然郑梉未必知道前一个概念,但好歹也是自称“小中华”许多年,对“盐铁官营”很熟稔的他,明白只有自己成为那个“购买光复军商品,然后转卖给百姓”的最大的商人,那才是利益最大化,更何况根据他的思路,一旦自己成为最大的转手商人了,也就和光复军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了,到时候无论整谁,都不会整到自己。

既然“确认”了反正也打不过,强者为钱而来真是自己的幸运之后,郑氏集团迅速行动起来,这些天又有更多的蒸汽船和运输船从下游驶来,运来的货物中大都是“日常用品”。郑梉迅速出售,以“批发价”购买了一大批,然后在以高得多的“零售价”卖出,事实证明,赚钱的很哪。

正当安南郑氏集团和其他的商人沉浸在“虽然面子上吃了瘪,但腰包居然鼓起来了”的感觉之中的时候,一则从红河上游传来的消息打破了“和平”的假象——什么什么?天竺人已经攻占了保河,向着升龙府杀过来了?

安南郑氏集团的“核心领土”就是红河三角洲,而对更为上游,距离云南不太远的地方控制力度很低。郑梉并非不知道“天竺国大举入侵缅甸,后来入寇云南”的事情,但总觉得有缓冲,有预警时间,然而真的到了“天竺国大军沿着水路长驱直入”的时候,郑梉才深刻地意识到,这所谓的“缓冲”、“预警”,都是虚的。

“天竺国和巴达维亚苏丹国一样,都是入了‘域外天魔’的‘魔道’,所以才这么热衷于侵略。”这是郑梉通过使者得到的消息。而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天竺国的一系列行动和新阿拉伯帝国的“域外天魔”有关,直接导致了安南郑氏集团的新一轮惊怖。

“原来天竺大军随时可能入侵?之前没打过来,是因为‘域外天魔’钦定安南是巴达维亚苏丹国的地盘了?”

“若是大明天兵来的晚一些,安南岂不是早被瓜分?”

“何止被瓜分,怕是要亡国灭种!”

以上这三句纯属脑补,却在安南郑氏集团中有许多人认同,而从保河传来的消息看,天竺军队也是“天火洗地、势不可挡”,和“天方圣域舰队”差不多,所以可以确认安南国根本不是对手,唯一的指望就是……

好吧,其实这时候翟五和尚、李小花、陈德等人已经带兵随船逆流而上了。


状态提示:第448章 安南郑氏的惊怖(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