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建文天下>第二十六章 平叛之议(四)
哥的军队已经过了卢沟桥,那怎么办?”

“这也容易处理,从姑姑进北平的那天起,朕给他五天时间,如果五天后,燕军还在卢沟桥以南,那么别怪朕了。另外姑姑北上时,遇上了燕军,也可以告诉他们朕的意思。如此可好?”

“嗯,这样挺好的,只是,”宁国公主起身,跪倒在地。

吓得朱允炆连忙起身,要扶起宁国公主,宁国公主却坚持不起来,看着朱允炆的眼睛,道:“皇上,姑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可不要骗姑姑,骗你四叔啊。”

朱允炆笑了笑,坚持扶起了宁国公主,道:“姑姑,你放心,朕可以发誓,如果背弃誓言,人神共弃,子孙不得超生!”

......

送走宁国公主后,朱允炆又召见了魏国公徐辉祖。

待坐定后,朱允炆发现徐辉祖有些紧张,不由的笑道:“魏国公,怎么了?”

“皇上,燕逆谋反,皇上是否对臣有看法?”

“怎么会?”朱允炆爽朗的笑了起来,站起来走到徐辉祖的面前,扶着他的肩膀,看着徐辉祖的眼睛,道:“魏国公,满朝文武中,朕最信任的就是你。”

看着朱允炆真挚的眼神,徐辉祖很激动,只是朱允炆按在他的肩膀上,没法跪地谢恩,只好道:“谢皇上,辉祖效忠皇上之心,可当日月。”

“嗯,朕相信。”朱允炆转身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道:“魏国公,朕以为燕逆既然起兵,则不可能息兵,但朝臣还有幻想,朕不得已,准备派宁国公主、暴昭和你一起去北平,劝说燕王息兵,你可愿意?”

“这个,”徐辉祖考虑了一下,道:“皇上有命,臣当然愿意,只是臣担心劳而无功,反而耽搁朝廷备战。”说到这里,徐辉祖跪倒在地:“臣有肺腑之言,望皇上聆听。”

“魏国公,起来说吧,朕希望你能畅所欲言。”

“谢皇上!”徐辉祖站了起来,朗声道:“皇上,燕逆是臣的姐夫,昔日相处的比较多,他深得先帝和臣父的真传,为人豁达,礼贤下士,极善用兵,在北平二十年,深得军心;另外北平之军多次与蒙古人作战,兵将骁勇善战,极难对付,臣希望皇上能够重视燕逆,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嗯,正如你所说,燕逆狡猾如狐、凶猛似虎而残忍如狼,朕心里有数。”

徐辉祖眉毛挑了一下,狡猾如狐、凶猛如虎自己能理解,至于残忍如狼,不知道皇上从哪里听说的,不过无所谓了,只要皇上重视燕逆即可。

“皇上,臣以为燕逆既然起兵,则不可能息兵,就算他愿意,其麾下的骄兵悍将也不会愿意,皇上可以赦免燕王之罪,但是难道还能赦免其麾下叛军之罪吗?不可能,否则以后再有人学样反叛,该如何处理?如此则必然国无宁日!所以如果燕逆同意息兵,那么他必然会死在叛军刀下,叛军会拥戴其子继续叛乱,直至灭亡。”

“所以臣以为朝廷应该当机立断,迅速出军平叛,如果耽搁时机,燕逆恐怕会坐大,平叛则会更加困难了啊!”

徐辉祖的话彻底打消了朱允炆的幻想,燕王朱棣是不可能回头的,可是,可是,过程还是要走一遍的。

朱允炆沉思了一会儿,道:“魏国公所言甚是,朕本来还抱有幻想,希望他能回头,可惜,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啊。”

“这样吧,你不用去北平了,让你的弟弟徐增寿去,朕听说,他和燕逆关系比较好,我想说话会方便一些。”

徐辉祖身子一震,偷眼看着朱允炆,待看到朱允炆面沉似水,赶紧跪倒道:“皇上,皇上,增寿是和燕逆交好,但只是因为燕逆是他姐夫的缘故,他还是效忠皇上的,没有二心啊。”

看到徐辉祖这么紧张,朱允炆反而笑了起来:“魏国公,你不要那么紧张,你三弟对燕逆有好感,也不是坏事,这次朕本来就打算派与他亲近的人去,他们的话也许能有些作用,这样北平叛乱才有可能平息。”

“另外,朕觉得,只要燕逆想息兵,杀掉几个手下,震慑叛军,是不会有问题的,就看他想不想了。”

“嗯。”这次徐辉祖不敢接话了。

“徐辉祖,听旨!”朱允炆突然道。

“臣徐辉祖听旨!”徐辉祖连忙跪倒。

“朕委任你为辽东总兵,刻日赶往辽东,节制辽东军队。你的职责是进攻北平右翼,占领永平、遵化等地,牵制燕军南下;另外视情况恢复大宁和开平。”

“臣领旨。”

徐辉祖站起来,想了想道:“耿老将军驻真定,攻击北平正面,末将攻击其右翼;如果有人能攻击其左翼,就好了。”

朱允炆笑道:“朕已经让陈质把守居庸关,还增派陈瑄前往,由于绥远城的建设成功,大同的压力大大减轻,所以可以抽调一部分军队。只是,”朱允炆走到地图前,想了半晌:“朕有些担心冯胜,这个人以狡猾著称,善于偷袭,如果他也入了长城,恐怕战局就复杂了。”

徐辉祖也仔细研究了一会儿地图,忽然脸色发白,道:“如果冯胜从宣府一带进入山西,战局就会不利于朝廷,首先居庸关很可能受到两面夹击,很难守住;另外冯胜如果南下攻击太原,甚至渡过黄河,攻击开封。开封是周王的封国,如果开封守不住,则叛军就有可能饮马长江,如此则大势去矣。”说到这里,徐辉祖道:“臣愿去开封,挡住冯胜的南下步伐。”

朱允炆犹豫了一下:“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平叛之议(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