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高升用完午饭,又回书房处理完剩下的琐事,晚上又告诉三娘明天会去镇上酒楼视察,顺便去找孙大哥,让人早些将奶娘带回来让三娘自己挑选。

第二天早上,田高升就带着下人乘船去了双河镇。

双河镇位于江宁以西,因流经镇子的玉泉河和青叶江而名为双河镇。这两条河名字由来已不可察,在江南地区也不过是两条不出名的小河,但依河生存的的双河镇人,世世代代在上面乘船打渔,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自大穆开国一百余年以来,轻徭薄税,百姓安居乐业,大穆□□设立的农科院研究出一代又一代优良的粮种,作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主政的官员督促农桑,使包括双河镇在内的江南地区粮产不断提高,许多江南小镇发展到上万人口,在三十年前朝廷下令将江南地区的几个大县设立为府,又将这几个小镇划为县城,双河镇便是此时被设为下县。

虽然镇中百姓和附近的村民还是习惯称她为镇子,但在新修的县志上双河镇已更名为双河县。

如今双河县的冯县令已经在此就任三年,又向朝廷请求在双河镇连任三年,是镇上第五任县令。

双河镇设为县前,镇上虽然发展繁华,但缺乏治理,难免有些混乱。

第一任双河县县令也姓冯,这位冯县令在双河镇共就任九年,将刚设为下县的双河镇治理的井井有条。

冯县令在任期间,不仅灵活的将朝廷颁发的商法在双河镇落实,使镇上混乱的商贾贸易可以依法纳税,更修筑街道,发展丝织等行业,双河镇商业发展更加繁荣多样。

冯县令重视农桑,鼓励耕织,他专门请人教导双河镇的村庄里的村民更好的利用良种,使水稻亩产更高,家家户户都开始养鸡养鸭,有不少村民成了养殖大户。双河镇的地主和一些村民大量种植桑树,棉花,双河镇的许多女子成了纺织好手和绣娘,是家里的一大经济支柱。

所以双河镇女郎都不愁嫁。

九年后冯县令离任,双河镇百姓依依不舍,不少百姓乘着自家小船送冯县令一家坐的官船走了几百里地。

这位冯县令后来又在外历任通判,知府等地方官职,政绩卓著,后被调回京城,如今已是户部尚书,有望进入内阁。

而另一边双河镇自冯县令治理后二十余年,人口不断增加,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农桑发达,商业繁荣,在江宁府地也颇有名气,不断有外地商贾前来收取丝织品等,开设商铺。

镇子不断往外扩张,愈发热闹。

而且冯县令在任期间治理镇子刑法严明,双河镇本地百姓也大多淳朴,故少有诉讼,所以此后的几任双河县县令大都连任两届,希望在政绩上添两个优等。

田高升带人从自家门前流过玉泉河上乘船,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双河镇县城门前,双河镇这三十年来,许多房屋建筑都翻新重建,如今百姓大概按照东贵西富南贫北贱的聚集,田家的福升酒楼就开在镇西河埠街上。

田高升带着来顺和两个小厮雇了轿子,很快到了镇上唯一的三层酒楼前,福升楼的小二见东家眼尖的瞧见东家来了,忙上前来献殷勤,喜气洋洋道“东家今儿怎么来了,小姐昨天的满月宴小的还托人送了礼,听说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都去了,热闹的很!”

田高升笑着看了这油嘴滑舌的小子一眼,和气的道:“你有心了,这几天生意怎么样?”

那小二更加激动:“东家放心,咱们福升楼在镇上一贯都是这个!”他比了比大拇指,道:“最近顺兴隆,天香阁的掌柜都在店里叫了酒席请客,其他客人也不少,东家问掌柜便知道了。”

田高升走进酒楼,不一会儿赵掌柜就忙赶上来,胖脸上全是喜意。

他笑道:“昨日东家千金满月之喜,小的不曾前去道喜,东家莫怪,莫怪!”

又悄悄瞪了还在田高升身前黏着不走的小二一眼,那小二怏怏的去招呼客人了。

田高升笑回道:“酒楼事务繁忙,你这也是尽忠职守,怎会怪罪!”

赵掌柜领着田高升上了二楼账房,汇报道:“前两天顺兴隆的马掌柜,天香阁的杜掌柜都在店里叫了十两的酒席待客,酒也是二十年的花雕,锦绣坊的郑娘子昨天派人到店里定了上等的席面,中午给她送去……”

田高升一一听了,脸色很是和熙,道:“辛苦赵掌柜了,马上就是端阳节,这几天大家在辛苦一些,月底月钱都翻倍!”

赵掌柜笑道:“那小的就替大家谢过了,小的也谢谢东家大方!”

田高升笑道:“好你个老赵,你有那些花红,还看的上这仨瓜俩枣!”

赵掌柜笑道:“这是东家赏给酒楼所有人的,小的也不能例外,小的花红多,也是酒楼生意兴隆!”

田高升又看了看账本,询问了最近菜色鸡肉物价情况,嘱咐赵掌柜端阳节的各家宴席一定做好,到厨房转了转,才带着人离开酒楼。

福升楼有自带的马车,送人,送货的都有,来顺便让小厮去要了最好的墨绸马车。

田高升上车后,来顺赶着马车去了镇东安居巷的街道上,田高升要找的孙大哥就住在这巷子最里面的一座三进宅院。

马车连转几道弯,就到一条清幽的小巷。说是小巷子,地上全铺着大块的铺着青石板,三辆马车平行也不拥挤。

一路都是驶过几家黑漆大门,才到孙府大门前。

来顺前去叫门,门房打开


状态提示:9.双河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