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30.意气风发的袁本初
什么对我们有利的话,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也并不容易。更何况如今魏郡的大部分兵马都掌握在闵纯、耿武等人手中。看样子如果不能战而胜之,只怕对方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说起魏郡的问题,许攸身上彻底没有了原本的狂躁,却而代之的是冷静和睿智,毕竟这位来自南阳的袁绍密友显然并不仅仅是依靠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才有了几天在袁绍军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没有一身真才实学,想来以他那容易骄纵的性格早就已经被处理了吧。

“这种事情倒是算不上什么大事,不过是小麻烦而已。说起来既然主公已经席卷整个冀州,冀州上上下下都对主公表现出了足够的顺从,那么也是时候让他们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了。一来是让他们展现一下自己的忠诚,二来这样也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和默契。”

见自家主公与许攸已经讨论完了许攸所分管的事务,田丰便立刻不失时机的插起了嘴,让袁绍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一边正在思考对策的许攸眼中闪过了一丝冷意。

虽然袁绍还没有完全入住冀州,但是看上去冀州本土势力与袁绍所带来的来自南阳和豫州的世族之间的争斗已经初见端倪。毕竟袁绍可是两者都十分看好的对象,所以自然要卖力争取本势力在袁绍身边的地位,而这样的地位或许在未来就有机会转化成改变天下的力量。

“元皓所言只怕是不妥吧……”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看到已经有些意动的袁绍,许攸想也不想的便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对于许攸的态度。袁绍心中很清楚,田丰心中同样很清楚,不过前者对此并不在意,后者更是不在意。毕竟对于后者而言他对自己的提议有着足够的自信和依据,而对于前者来说,许攸想要反驳田丰的话必须要摆出足够让袁绍信服的论据才可以,所以能够从不同角度听到不同的分析似乎对于了解局势的走向有着更大的帮助——至少在袁绍看来是这样没错。

至于他忘没忘记何进当年所遭遇的情况现在的袁绍至少是还没有碰到那样的问题不是么。

“在下可是听说公孙瓒因为自己的弟弟被杀不但派人过来无故谴责我军,而且在手下面前表示要给我军一个‘难忘的教训’。如果我们此时抽调各地方的部队攻打魏郡,能够快速解决战斗倒还好说。可如果被拖在了魏郡那边,只怕就有可能会被敌人两面夹击。当年高祖保关中,光武拒河内,都是稳固了根基才有能力向外与天下英豪群雄逐鹿的啊。如今渤海之于主公您就好像关中之于高祖,河内之于光武一样,您可万万不能疏忽大意啊。”

虽然有些仓促,但是许攸也并非没有急智,仅仅是眼睛转了几圈,便已经说出了一番让袁绍忍不住沉思的话语。

“公孙伯圭不过是疥癣之疾,只要有一上将谨守边塞便可以御之于边境之外,反而是冀州刺史韩文节,若不能及早消灭,不但让那些已经归顺的世家豪强心生杂念,同样也会让以讨伐为名出兵的主公名誉受损。如此一来只怕时日越久,变数就越大啊!”

“田先生莫不是小看了那公孙军的战斗力?须知其作为幽州边兵实力可是不容小觑的啊。”

“管子、河南数战后公孙军已经元气大伤,只要选一稳重之将,不需一定要战而胜之,只要将公孙军拖住,全力攻打魏郡,到时候我们不但可以获得冀州,而且还有可能趁势获取更多的利益。”

“田先生不是一贯用兵力求稳妥么,怎么这一次却如此急躁?”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韩文节才是我主的心腹大敌,冀州才是我主龙兴之地,如果非要用渤海换魏郡,我田元皓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值得的!”

(袁绍:这一章不应该是我意气风发谈笑间敌人灰飞烟灭么,为什么却陷入到了选择综合症了啊口胡!)


状态提示:30.意气风发的袁本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