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垣之战在陶谦的精心谋划下很快便宣告胜利,虽然也有勒氏掀起过的一点涟漪,可是对于整体的局势却也无伤大雅。或者说,因为勒氏的不智,众豪强们的战利品又多了一份。

战斗结束后自然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lùn_gōng行赏情节。虽说陶谦只不过是张温身边的一个参谋而已,没有实际分配赏赐的权力,可是由于他还是有登记战功的权力,这可是直接决定了诸人未来能够从张温那里获得多少奖赏的重要依据,所以陶谦的身边此时异常热闹。

就连和赏赐基本上没什么关系的来自肤施的豪强子弟们此时也纷纷或趁机为自己的家族寻朋找友或和相熟的友人夸赞自己作战时的勇敢,忙的不亦乐乎。不过更多的还是将目光投向了似乎名花还未有主的罗荷,只可惜襄王有意神女无情,罗荷显然对苏小萝莉更加感兴趣。

于是在漆垣城外那喧闹的军帐中,李书实只能与依旧隐姓埋名的孙坚躲在角落里再续前缘。

“文台,你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扮成这副模样,难不成你是偷跑出来的?”

李书实一直对孙坚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好奇,而且现在看来一贯跟在孙坚身边的“四大金刚”竟然只有祖茂一人,这不能不引起李书实的疑惑,正好现在闲来无事,可以询问本人一下。

“我嘛,是被张车骑派过来的,带来的士兵也都是我在这半年功夫训练出来的,怎么样,还不错吧。可惜了,没有你小子运气那么好,不过和鲜卑的那一战一定也很惊险吧。”

孙坚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李书实明白,毕竟半年前还是一起征讨黄巾的战友,甚至从出身来看孙坚还比李书实这个“降将”高上不少,可是谁曾想转眼间半年后李书实不但立下大功而且还坐稳了太守这一两千石的位子,人生的际遇之不同由此可见一般。

有句经典的话怎么说的来着,嗯,就叫“天长地久它有时尽,此羡慕嫉妒恨绵绵无绝期”吧。

“是张车骑派你来的?那又为何打着陶恭祖的名号呢?你的名字不是更有震慑力么?”

其实刚才孙坚的话中还透露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孙坚的出现实际上是张温的意思,这其中的味道就很耐人寻味了,李书实不由得看向了远处依然受到热捧的陶谦那里。

“是啊,张车骑听了陶公的谏言,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从原本有些吃紧的兵力中抽调了我那支刚刚退下来休整的队伍,而且也把我叫了过来。只不过李老弟你也能想象出老哥我在西北闯下的名号(李书实点头,孙坚那是一脸的得意),也算能够震慑些许宵小之辈,为了不因为我的离开而让敌人觉得有机可乘,所以我也只能让公覆暂时装扮成我的样子,而我自己则穿成这幅样子过来助陶公一臂之力。如今大功告成之后还要尽快返回呢。”

从孙坚的话中就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大汉为何经历百余年党争却依然还能屹立的原因——也许张温的能力确实有限,但是至少他还有判断是非并正视自己不足的勇气。所以即使陶谦这个牛脾气的家伙如何的攻击他,可是他依然认为陶谦是个人才,同时对于陶谦的谏言一旦确认便进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陶谦进行弥补,让事情不至于发展的更加糟糕。

你可以说张温是个谦谦君子,或者也可以认为他不过是个老好人罢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张温的这一做法剪除了侧翼可能发生的威胁,也让前线的官兵们不需要担心后路的问题。

这,或许就足够了,至于对他张温的个人评述也许此时正焦头烂额的张温根本就没时间去考虑吧,毕竟虽说出现了一个闪光点,但是总体局势上依然让这个车骑将军心力憔悴。

和孙坚的闲聊并没有进行多长时间,就像孙坚自己说的那样,这里大局已定之后他还要尽快赶回与羌人作战的第一线参与防御工作,黄盖和程普虽说武力潜力不亚于孙坚,但是谁叫人家孙坚命好有器灵呢,所以三个人之间的差距瞬间因为外物的原因被拉大了许多。

于是等到孙坚的行军司马将战果统计出来之后,孙坚也没和陶谦打招呼就和李书实告别了。

当然,孙坚离开陶谦大营的时候李书实也跟着出来了。因为就在刚才和孙坚说话的时候陶谦不知道是看不起李书实还是觉得跟在李书实身边太埋没人才,这位老先生竟然当着李书实和孙坚面对立下大功的张绣和赵云二人一番劝诱,希望他们二人能够“弃暗投明”离开邪恶大笨蛋李书实的怀抱由他陶谦引荐为国出力,以后封侯拜将那更是不需言语必然发生的事情。

只不过此时西河蒸蒸日上,而且自从上郡几乎被朝廷放弃之后西河多少也算得上是边塞地区,所以也不用担心没有功劳可立,李书实开出的待遇也并不比其他地方差,更何况他们也都和李书实沾亲带故的,以后想要升职什么的也更具有优势。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李书实这个人看上去虽然平凡了点、愚钝了点,不过也算是难得的好人,为人也颇对两个人的脾气。

重重的优势累加起来,两个人都不觉得有必要让自己抛弃已经有的这一切然后跟着完全不熟悉的陶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陌生人的手下开启一段完全未知的未来。

其实当时李书实就很像吐槽的是,话说就算这两位想跳槽也应该往张济那里去跳吧。虽说老董这人被士人所轻视,可是他对手下真


状态提示:22.归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