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你说说这陈公台到底打着什么算盘。”

因为曹操差人送来的一封信中附上的某些话语,李书实很快便失去了思考邹氏长期被苏小萝莉长期“包养”可能造成各种后果的兴趣,甚至当天回到家中不论是吃饭还是在书房用功的时候脑海之中都不断在琢磨着那些话中所蕴含的味道。

自己对于现如今的大汉到底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如果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讲,汉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为辉煌的两个盛世,而比起血统中混杂了大量北方胡人血脉的唐朝,汉朝显然更有资格被称为汉人的代表。

话说汉朝和汉人这两个字怎么听都觉得关系很密切好不好。

不得不说,来到这个时代,又生活了这么多年,李书实对于这个时代虽不能说是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但怎么也算得上是融入到了这个时代之中。

比起现代社会,这并不是什么能够令一般人感到太过舒心的时代——知识缺乏普及导致百姓或许会表现的很淳朴,但在某些或许对于未来人属于常识性的问题上表现的迷信且固执,某些风俗让人感到很舒畅,但某些风俗却显得极为的落后和野蛮。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一辈子的经历——面朝黄土背朝天,要么死于层层盘剥之下,要么死于世家豪强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又或者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参与的各种冒险活动中——哪怕这个位面某些法则对于生灵而言已经足够的友好。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灵魂,对于这个接近一潭死水的社会显然不可能会喜欢,就算曾经身为宅男的李书实并不是什么键盘政治家,但对于门阀这种东西也有着天然的阶级仇恨。

所以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很多做法便是为了打破这样的一种逐渐向死水变迁的趋势。

西晋的混乱和东晋门阀的垄断,李书实并不希望出现,只不过那显然不可能是弄死一只死蚂蚁就能解决问题的,甚至如果让袁绍来做,或许会比司马氏的政权在这方面更加的激进。

也正因为如此。李书实对于大汉的感情也是极为的复杂。

一方面他对于这个汉人的帝国,对于这个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承载了汉人无数的奋发和自豪的国度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可是另一方面,他同样非常清楚。如果让这个帝国存续下去,那么将意味着必须要保留这个帝国流传到现在所积累的很多时弊和流毒。

那些已经积累了太多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革新和流血解决掉,东西晋的遭遇只怕依然还会上演。甚至因为李书实的民族融合策略,五胡乱华的情况将会比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更加恐怖——当然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将不会有“五胡乱华”,而是“十八路诸侯争天下”也说不一定。

不过。李书实也很理解陈宫这一次逼迫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

李书实对于陈宫的了解并不算多,不论是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还是如今这个时代的陈公台,他的了解都并不算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这并非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只不过他的野心并不是称王称霸,在这方面他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文终侯萧何或者留侯张良那样辅佐一届诸侯成就帝王伟业。

当然,他要做的是萧何和张良那个级别的存在,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发了的阿猫阿狗。

所以他与曹操的决裂与其说是理念上的不同,又或者利益上的纷争。倒不如说是发现曹操吃进了荀彧这位无双花美男之后根本就没打算再更换宠信的人选。

不论陈宫是改弦更张紧随脚步,亦或是傲娇的与曹操处处作对都改变不了这个既成事实。

这才是让陈宫感到绝望的地方。

其实荀彧不是既有秩序的维护者么?

在陈宫看来荀彧的本质与他并无不同,而且两个人其实都可以允许自己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妥协,只不过在曹操这位陈宫看好的潜力股看来,陈宫背后有着兖州各地的世家豪强做后盾,而荀彧身后的颍川乃至豫州世家则远隔千里鞭长莫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显然荀彧更符合曹操的“孤臣”这一定义,结果身上看起来羁绊很多的陈宫哪怕做得再多也始终让曹操带着审慎的态度去面对他,同时思考着对方的那些“帮助”背后是否另有目的。

所以说陈宫也够冤。但也可以说并不算冤。

原本陈宫都已经打算破罐子破摔了,随便找一个和曹操作对的主子,就算注定打不过曹操这个他“众里寻他千百度”才得来的潜力股,可若是能给曹操添添堵。那也是极好的。

说不定曹操会对他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也说不定。

但错过就是错过,就算曹操抱着腿痛哭流涕请他回去,他也一定不会答应的。

哼~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将他陈公台当做是什么人了!

只不过很幸运的是,陈宫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似乎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比曹操还要粗的“金大腿”——也就是没有兵,没有地盘。身边也缺乏足够的人手而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全天下的军队不都是他的兵,全天下的土地不都是他的地盘,全天下的人都应该是他的手下。

作为大汉的皇帝刘协,至少在在名义上的确是可以这样来宣称。

至于具体情况还是具体分析好了。

可以说,大概是有了新的目标,陈宫的所作所为


状态提示:15.退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