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小人物的英杰传>81.扬帆远航的起点(中)

不过从雍凉两州的刺史如此受欢迎的情况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好并州军的未来,至少也是认为并州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据这些地方,否则以东汉士人的尿性,他们大可以把家门一关然后高卧于家中,这样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名望,还有个“不从贼寇”的好名声。

可正因为担心李书实能够长时间占据这里,一旦长时间远离官场,那么家族的影响力便会降低,家族的财产会被那些支持并州军的家族逐渐侵吞。就算等到了新主子,家族也早就从原先的望族变成了普通寒门。祖上的荣光什么的也就不过说说而已。

结果就是这个热的烫手的刺史位置,最终花落朱儁,这位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军功而闻名的老将军,也可以说是汉末最后的一批可以称道的优秀将领。

之所以启用朱儁一来是他同样对这个位置很感兴趣,哪怕李书实治下的州刺史只能管理民政和地方治安,但对于已经打算逐渐远离战场的朱儁而言恰巧适合,而且朱儁也做过河内太守、河南尹和少府,多少也有点经验。另外朱儁还做过太仆,对管理畜牧业也略有心得,正好可以帮助李书实在雍州重新实施马政。开办马场。

虽然这件事主要的负责人是李书实最为倚重的“农业专家”罗荷大小姐。

二来,则是因为朱儁个人在世间的名望。这位出身会稽上虞的老将军虽说并非世家出身,但作为一名能吏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并不会被士人的圈子完全排斥。而且作为大汉末期的名将。哪怕能力上无法与卢植和皇甫嵩相比,但也为大汉立下过汗马功劳。

尤其是董卓主政时期,皇甫嵩躲在并州享清闲,卢植在朔州忍辱负重完成先帝刘宏的遗愿,只有朱儁在朝堂上屡屡忠言直谏,让董卓颇为无可奈何。等到董卓迁都长安后。朱儁又在洛阳城的废墟上重新组建部队,带着人马与董卓军留守的部队打游击。就算因为洛阳城所发生的灵异事件不得不迁移到中牟地区,但这样的行为还是令世人肃然起敬。

事实上同为扬州人的徐州牧陶谦便曾经资助了朱儁三千人马以及不少军资,并以此为示范作用让其他诸侯也从了一些兵马粮草,在联军解散后又拼凑出了一支大军。

虽然这支兵马很快便被董卓派出的以李傕为主将的董卓军击溃。可朱儁就好像威灵顿灵魂附体,似乎不对,应该是威灵顿被朱儁灵魂附体,似乎也不对,那么就让朱儁小强附体好了,竟然让朱儁收拢败兵后没多久又在河南有声有色的经营起来。

甚至有一段时间又是陶谦提议让朱儁作为盟主,统领天下诸侯解救被困在长安的皇帝,只不过那个时候诸侯人心已散,此时最终不了了之,但也没人说朱儁没有当盟主的资格。

哪怕是曾经的盟主袁绍和高傲无比的袁术也在一番思量后默认的这一说法。

或许两个人是觉得反正盟军也不可能出现,所以乐得顺水推舟,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朱儁此时在士林之中的地位和人望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中,刘备拿下益州后需要封赏群臣。可封赏的名单之中却没有名士许靖的名字。因为这厮虽然名气很大但在成都攻防战中身为蜀郡太守的许靖企图在战时偷偷从城墙跃下去投奔刘备军——这也算不得什么,可偏偏他还失败让刘璋给捉住了,若不是当时刘璋已经有了投降的心思,或许许靖已经被刘璋用来杀鸡给猴看咔嚓了。

所以刘备对这个空有名声但要意志品质没意志品质,要能力也没能力的家伙极为鄙视,自然也就不会给他什么官职,更别提封赏的问题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刘备身边的谋主法正出声了,他劝刘备说: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为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这天下有一种人徒有虚名却不干实事,许靖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主公你才刚开始创业,天下那么大你又不可能挨家挨户去扫街登门,而那许靖的虚名还真是四海皆知,如果你不能尊重他,天下人不会说那是许靖无能而只会说你刘备怠慢贤才。这年头什么最重要,人才啊,所以说主公你应该表现的十分尊重他,就算是演戏也要演得让远近都被你的演技给忽悠瘸了,就好像当年燕昭王对待提出千金市骨建议的郭隗一样。

结果就是许靖立刻被刘备晋升为太傅,这个虽然是虚职但理论上比三公还能高半级的职务。

也不知道刘禅的种质遣皇钦馕恍硖傅的功劳。

另外许靖这件事上诸葛亮也曾给予了与法正类似的建议,不过考虑到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诸葛亮当时的地位,显然法正的话才是令许靖被摆起来的根本原因。

顺带一提,自从西蜀将许靖供起来之后,似乎还真是把天下都忽悠瘸了,比如王朗给许靖的书信中就称曹丕称帝后每次在酒宴上谈到许靖,都称其为“谋首”。也让以华歆为代表的魏国士人阶级对蜀国政权大为改观。

朱儁如今的名声不比许靖差,能力还要在许靖之上,正可以压服三辅地区那些大大小小却都是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强们。而且还能为雍州的战事提供一名老将军的经验和判断。

潘森:加更送到的说,摸摸


状态提示:81.扬帆远航的起点(中)--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