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昊武大帝>第六十四章 波才借兵 不是帅才

这世界上有做大臣的教程,却没有做君王的教程,同样有做先锋的教程,却没有做统帅的教程。先锋无非是冲锋陷阵,总的来说区别并不多,大多是以勇猛之士。而统帅的艺术要比先锋高的多,可以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儒帅,可以如项羽一样霸王聚鼎,也曾经出现过有勇有谋甚至精通政法的全才。

先锋是控制自己,而统帅是控制士兵,一场战斗中从始至终拼杀的都是士兵,而不是先锋大将。没有了先锋大将战斗不一定输,没了士兵的话任凭主将再勇猛也无济于事。

波才已经是一个很有水平的统帅,而薛冰还算不上。薛冰注视着手中的兵法,眼前的《孙子兵法》几乎是所有统帅都要读的教科书,薛冰读了,很认真的去读。然而认真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有的时候还需要那么一点天赋,以及成长应有的磨练。

薛冰很苦恼,自己第一次统军就遇到了带领黄巾精锐的波才。那场战斗打击到了薛冰,甚至多多少少在心里留下了那么一丝阴影。面对波才,自己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手足无措,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去怎么做。

薛冰见识过于禁的统帅,犹如钢筋铁骨一般密不透风。于禁能挡住波才的进攻,甚至能够反击,所以薛冰的第一个风格是于禁的。薛冰经过思考以及与士兵的磨合,的确做的有模有样。

可是薛冰碰到了波才,这个本应该针对波才的风格却被波才硬生生打败了。薛冰无话可说,薛冰并不固执,也懂得反思,可是不学于禁的风格那学习谁呢。皇甫嵩,薛冰想到那个离去的背影,皇甫嵩也是数一数二的统帅,在孙策面对八门金锁阵一次次的失败时,皇甫嵩却稳扎稳打的前进。

皇甫嵩的风格无疑是多年以来在战场上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利用一切方式让敌军混乱,然后再去冲击。这种风格无疑是高明的,但是太难模仿了。毕竟每次作战都找到让敌军混乱的方式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这不仅仅要求统帅者手下有一批谋臣勇将,更重要的是统帅者要经历一场场能够成长的战斗。

“子寒,你要记住,你是汉军在豫州的希望。”皇甫嵩的话在薛冰脑中不断响起,然而如今的薛冰怎能称为希望,薛冰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的确薛冰这个希望要比起波才要差的多,汉军需要薛冰,而薛冰需要成长。

就在汉军每个人在反思的时候,黄巾军正一个个的推卸责任。“平汉渠帅,黄巾军与汉军大战,你在城墙上发疯也就算了,你擅自出城率军离开,搞的波才渠帅丧失大好机会,无功而返,这责任你担当的起吗。”周渠帅在一旁讥讽着平汉。

“哼,我率军出城便是为了支援波才,不过彭渠帅百般阻拦,最后还喊来波才渠帅。”平汉其实并不想理会周渠帅,可是如今敌军安然撤退,罪过还安在自己头上,所以不免有些气愤。

“平汉渠帅,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你口口声声说要去已吾,为了豫州大局我当然要去阻拦你,可谁知道你是要支援波才渠帅。”彭渠帅本来想打个圆场可谁想成平汉口中了绊脚石,“还有周渠帅,如今汉军都要攻到城下了,你还在这里冷嘲热讽,难不成真要将黄巾军闹的四分五裂被汉军逐一击破才肯罢休?”

波才听着几人拿着这点事反复争论不由得大声吼道:“你们怎么说也是一方渠帅,此时为了这些小事吵吵闹闹值得么。如果你们真不想在这里,就立马滚出鄢县,大不了全走光,我自己留在这里对付汉军。”

众人看见波才发火一个个便只有低头不语,波才虽然兵力不济,可是那份抵抗汉军的心却是真真切切。三人想到自己闹矛盾的时候,波才还在城外与汉军奋战,不免有些羞愧。

其实波才对于眼前的局势也极为无奈,四人虽说都是黄巾军,但是张宝离开了豫州,四人却是再难团结在一起。可要是长社之战前,别说四人聚在一起,就是平汉三人求波才,波才也不愿意和这些人共守一城。

可是波才现在实力严重受损,长社的黄巾军要么被灭,要么投降俘虏。波才此时只有将三人的士兵聚集在一起,才能勉强恢复到全盛时的兵力。所以四人虽然不能团结在一起,但是却不得不绑在一块。

这些家伙还是靠不住啊,看来要在豫州立足,仅仅凭借这三人的部队还是不行。不过整个中原还能有多少游兵散勇投奔自己呢,看来必须要想想办法从哪里借那么一点兵才行。波才看着地图一点点的寻找,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一个地方,那就是赵弘所在的汝南郡。

汝南郡自从被占领后并没有发生多少战斗,所以赵弘的力量得以保留。而且汝南郡接收了淮扬一部分的黄巾军,实力自然是豫州诸郡中最为强大的。向赵弘借兵虽然有些麻烦,但是赵弘是一个聪明人,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想到这里波才拿起笔向赵弘写了一封信,信中将豫州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随后也将自己的想法写了进去,在最后则用恳求的方式向赵弘借兵。

由于波才之前和赵弘联系过,所以赵弘的信使并没有走而是留在这里。于是赵弘请来这位信使将书信交给他,并让他尽快的交到赵弘的手中。赵弘的信使将信接了过来,然而信使对于这封信看起来并不意外,反而像是准备好了什么。

波才将信送了出去,心里却还是平静不下来。虽说赵弘可能看着大局上借给自己一些兵,不过如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波才借兵 不是帅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