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言情总裁>一品代嫁>70、教导

杀良冒功,这可是个大罪名!这个罪名一出来,沈云殊不但剿匪的功劳全部被抹了,还得背上罪名,被杀头都是应该的!

司秀文话一出口,自己也后悔了。这事儿是来给司俨治伤的王御医偷偷跟司俨说的,说是他在外头医馆里看人治病的时候,听人说起的。

这话司俨是不信的。这王御医的来历他也清楚,知道他在袁家住了有小半年呢。再说这样大的事,怎么他没事去医馆站站就能听见了?若是那样,早该传得满城风雨才对。这分明是袁家得了消息,借王御医之口来告诉他罢了。

杀良冒功是极大的事,司俨最恨的就是这个!一得了消息,他立刻就叫人去查了。

他才出京城没多远就身子不适,硬挺着赶路到杭州,就病得更重了。他又不要袁家派人来伺候,袁家没办法,只得悄悄通知了司夫人,于是司夫人留下长子在家中,带着次子和女儿就赶了过来。

人过来,司俨是打算给撵走的,但司夫人看他这一路断断续续腹泻,虽然王御医说不是什么大病,可人仍旧瘦了一大圈,那是根本就不肯走的。一边在驿站里住下来给他熬药炖汤,一边还惦记着往寺里来拜药师菩萨,求菩萨保佑他的病快些好。

司俨撵不走她,只得罢了。他确是吃不惯杭州这边的口味,司夫人来了,按他的家乡口味给他做饭,他吃了就觉得受用好些,连水土不服的症状都轻多了。究竟是为了避免闲话而把夫人赶回去,从而继续病得起不了身耽误巡查;还是宁可叫别人议论他带着妻儿出行,却能赶紧好起来办差?司俨在这种问题上,从来不犹豫。

何况子女也素来是他的臂膀,儿子能帮他在外头应酬一二,女儿则能帮他整理些东西。所以沈家杀良冒功的事儿,司敬文和司秀文也就都知道了。

原本这种大事,在未有实证之前谁也不该往外透露一个字。不说别的,万一沈家晓得事情暴露,抹去了痕迹,这事儿不就查不出来了吗?

司敬文狠狠瞪了司秀文一眼。这个妹妹自幼聪慧,有些事上反应比他还快,父亲一直引以为傲,说她若是男子也能做个出色的御史。可到这会儿他才发现,或许父亲真不该这么说的,妹妹毕竟是妹妹,她或许有做御史的才能,但做御史还需要很多东西,父亲却并没有教过她。

当然这也不是司俨的错。司秀文一个女子,怎么也不可能真的出仕为官,所以父亲没有教她那些——有些东西也是教不会的,必须是自己出外与人交际,慢慢摸索而来,可司秀文一个女子,除了在家中与父兄谈说之外,又哪里能与别的男子随意来往,自然就更不必说别的了。

所以妹妹是个闺中御史。这是父亲的原话。妹妹当时听了很高兴,但闺中,就是闺中。妹妹脱不了闺中女子的习气,比如说眼下,就为了在沈少奶奶面前落了下风,她就忍不住把自己认为最锋利、最能打击沈家气焰的武器搬了出来,却没想到这消息是不能现在说的。

“司姑娘方才说什么?”许碧紧盯着司秀文,又问了一句。

司敬文额头上微微渗出了汗,司秀文也讷讷不知如何回答。

司夫人一直在那里站着,一句话都没说过。这会儿忽然抬手按住额头,一言不发地就往后倒了下去。

幸好司敬文就在她身侧,后头还有丫鬟跟着,连忙七手八脚扶住了,连声呼唤。

司秀文的声音不算大,听到的人也不算多,但知客的僧人就站在一侧,当然是听见了的。此刻也是额头上有些冒汗,不知该如何收场,一见司夫人倒了,如释重负,连忙道:“这位夫人怕是在日光下站得久了,快送到禅房去歇一歇罢,小僧这就着人送一壶凉茶过去。”

这都八月初了,哪还需要喝什么凉茶。但司敬文哪里会反驳,反而顺着便道:“家母的确身弱怯热,多谢师傅了。”

司夫人这会儿才慢慢将眼睛睁开一条缝,有气无力地道了一声谢,被儿女扶着往后头禅房去了。

似灵隐寺这样香火旺盛的寺庙,那禅房要进来都是需要香油钱的。只是今日情形不同,知客僧人听见是钦差大人的妻女,哪还要提什么香油钱,忙忙地寻了一处僻静禅房,将人送了进去。

僧人才走,司敬文就忍不住斥责司秀文:“你方才说的是什么?父亲平日里是怎么教我们的呢?《太公金匮》你不曾读过?”

《太公金匮》里说: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司俨教儿女们读书时,就曾拿着《太公金匮》给他们重点讲过这句话,便是说言语出口无法收回,因此必须谨慎开口。此刻司敬文拿出这《太公金匮》来问,司秀文就知道他问的是这一句,不由得满面羞惭:“二哥,我,我错了……只是那许氏实在是太会装相,我——”

司夫人进了禅房就再没半点病相,一直倚着禅床床头默坐,这会儿才忽然道:“你这时再训诫又有何用,还是赶紧回去告知你父亲,看后头要如何行事才好。”

司敬文只得将未说完的话咽了回去,先扶着母亲出了灵隐寺,赶回驿站。

谁知进了驿站,却听说司俨正在与同来的人议事,关起门来不许打扰。司敬文虽是他的儿子,身上却并没个一官半职,自不能随意进去,便先扶了母亲回房,等司秀文告退回了自己房里,才埋怨道:“母亲


状态提示:70、教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