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穿越重生>男儿行>第九十四章 英雄 (下)
“老夫先前的格局,的确太窄了。那四川又不是咱们的囊中之物,朱重八抢与不抢,与咱们有何关系?倒是眼下....”

顿了顿,他大声说道,“如果把握住机会,就有可能将答矢八都鲁、倪文俊二贼一并干掉。从此彻底解决家门口的大患!”

“末将以为,丞相还可以遣一支奇兵,西进经略关中。此乃“四塞之地”,自古便有“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沃野千里”之说。而此刻在蒙元朝廷,连江浙都无力去救,更甭说抽出兵马来,驰援陕甘。”受到关铎的启发,盛文郁走上前,大声提议。

坐等别人如何行动,终究落了下乘。而主动出击,却能令前方海阔天空。关中比西蜀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年代更早。汉高祖刘邦也是先夺下了关中,才有机会积蓄下足够的实力,跟项羽一决雌雄。

退一步讲,哪怕朱重八真的如愿夺下了四川,汴梁方面如果抢先一步将陕甘握在手里,依旧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势力,依旧有希望跟两个姓朱的将天下鼎足三分!

“末将愿带本部兵马,替丞相开路!”不待刘福通权衡清楚利弊,关铎深施一礼,大声请缨。

“末将愿与关将军并肩而战!”沙刘二也不甘落后,紧跟着上前施礼。留守黄河南岸养精蓄锐的日子,他可是过腻了。更何况还要天天对着赵君用、罗文素这类鸟人,屁大的小事儿都要扯上几个时辰的皮?

“末将愿意同往!”

“杀鸡焉需牛刀,关大人且坐,末将愿替诸位开路搭桥!”

“末将来,末将家在长安,熟悉那边的地形!”

.......

刹那间,众人的情绪全都被调动了起来,争相向刘福通请战。其中不乏像盛文郁一样,看出了陕西对汴梁红巾的重要意义者。但是也有不少将领,纯粹是厌倦了如今汴梁城内越来越重的暮气,想要出去更自由地呼吸。

“也罢!”见周围群情激烈,刘福通决定因势利导。“连朱重八都知道趁机奔袭四川,本相岂能再畏首畏脚,坐失良机?!定北军都指挥使关铎、许州总管沙刘二,从今天起,你二人合兵一处。更名为安西军,分任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西出潼关,经略陕西。近卫军指挥使冯长舅,你任安西军长史,携带两个炮兵千人队随行。务必在三个月内攻破潼关天险,进入渭南。”

“是!”关铎、沙刘二、冯长舅三人大喜,齐齐躬身领命。

刘福通冲着三人点点头,然后用威严的目光迅速扫过全场,“盛文郁,你负责坐镇汴梁,替安西军督办粮草辎重。各级衙门若有人敢拖延耽搁,先给我杀了再说!”

“卑职必不负丞相所托!”平章政事盛文郁整顿袍服,冲着刘福通长揖及地。

“白不信,李武、崔德,你们三人合兵一处,过河攻打解州。无论胜败,能拖住临近各地的元军,令他们无法驰援潼关就行!”

“彭大,赵君用,你二人集合所部兵马,前往陈留。做出不日北进之态,威胁对岸元军,令其无法判断我方真正意图!”

“王完者、李蛤蝲,你们两个提兵....”

“赵能,张进.....”

......

刘福通趁热打铁,将汴梁附近能调动的兵马,全都撒了出去。只为迷惑蒙元方面的判断,给定西军创造战机。

“我宋国将来是否能席卷天下,在此一举。诸君,请尽全力。他日驱逐了鞑子,刘某再与诸君把盏庆功!”分派完了任务,他深吸一口气,仰起头,豪情万丈地说道。

一时间,目光穿越了延福宫内的雕梁画栋,,穿越了重重暮霭,落在长江之南。那里,分别有两个豪杰,在看着他的作为。刘福通相信,自己比起这二人,不逊色分毫!

“主公,吴越相争,勾践若不是趁着吴王夫差北上会盟诸侯,果断发兵苏州。不可能东南千里之国!”江南,鄱阳湖内的一艘战舰上,和州军长史,宋庐州路同知朱升,躬着身子向朱重八苦劝。

“恩师不必再多言!”朱重八持矛在手,任凭猎猎秋风扫过自己的满是疲惫的面孔。“学生当然知道吴越之旧事,学生还知道,始皇二十五年,诸越俯首入秦,勾践子孙俱为臣虏!”

“呃!”朱升被自己的学生噎得无言以对,半晌,才叹息着摇了摇头,蹒跚走入船舱。

朱重八翅膀硬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三顾茅庐,跪请自己出山,以师徒之礼相事的凤阳小子了!在得到了“礼贤下士”和“尊儒重道”的美名后,他终于慢慢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孔。多谋、善断、很辣、果决,认定了的道路便不会被任何人左右。

放在一个开国帝王身上,这些品质都必不可少。然而,作为和州军的首席智囊,半个天下读书人的目光所在,老儒朱升却渐渐发现,自己距离“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梦想,越拉越远!

“恩师小心脚下!台阶上有露水,切莫走得太急!汤和,你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上前搀扶一下!”朱重八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如假包换的关切。即便不肯采纳臣子的计谋,他却依旧没有失掉应有的礼数,没有忘记做样子给其他人看。

有双大手从腋下托过来,扶住朱升颤抖的身体。温暖,有力,且坚定无比。下一个瞬间,朱升心里的遗憾迅速衰退,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欣然。

得弟子如此,自己作为老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凤阳小子虽然注定会辜负全天下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英雄 (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