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超强教师>第226章
奖计算出来,接近三千元。郭相洋与陈卫红、黄家伟商量了一下,从中提取百分之二十的金额作为“毛毛雨”,分发给全体教师,学校先在公用经费中借支出来,与择校费一起,在期末发放给老师。

学期末,大石乡中学每位教师平均有一百三十元左右的奖金。按照期初制订的方案,陈卫红将每位老师的奖金计算出来,多的有接近两百元,少的也有近百元。

老师们第一次在期末领到这么多的奖金,激动不已,兴奋地谈论起来,走在路上,似乎头都要抬得高些。

看到老师们兴奋的神情,陈卫红也很是欣慰,心里暗自思考,找一个稳妥一些的项目,给学校办一个校办工厂,为老师们增加一些福利。

办理完学生的体检、政审等相关材料后,已经是七月六号,学校早已放假。

冰棍厂基本不需要陈卫红去过问,闲着无事,陈卫红开始自己的商务考察之行。

之前,陈卫红找到杨莉,邀请她与自己一起到阳明、上海走一趟。

杨莉欣然应允,可当听到陈卫红要去的时间那么长,而且有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感到有些为难。

陈卫红没有勉强杨莉,与唐大姐和邢勇通了个气,约上洪开国一家人,立即赶往阳明市。

路途中,陈卫红坚决制止了洪开国夫妇要付钱的行为,自己一人把所有费用全部开支着走,理由是“我这次去是为了赚钱,赚了钱大家花,你们先帮我花费一点。”

看到陈卫红态度诚恳且坚决,加上自己确实囊中羞涩,洪开国夫妇没有再坚持。

陈卫红给詹荣富带了六瓶一箱的双江特曲过来。

到达阳明市后,詹荣富热情地接待了陈卫红一行,带着他们游览了市区及周边的几个著名的景点。

阳明的温湿的气候、大量的名用古迹、以及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让陈卫红充满着好奇与激动,心里暗自决定,回去后,一定抽出时间,带上杨莉和父母来这里看看。不过,陈卫红这次志不在此,游览了两天后,劝止了詹荣富带他们走得更远一些的计划,开始了他的商务考察。

詹荣富明白陈卫红的意图,让家人带着洪开国夫妇在市区游玩,自己则带着陈卫红参观了他的服装厂和门市,并向陈卫红介绍了他的生意经。服装厂与批发门市,是由詹荣富与一位z省的老板合伙经营的,包括化纤批发、服装生产和批发。

詹荣富的服装厂在城郊的一处旧厂房里,占地区四五千平米,有两百余位工人,机器设备新旧各半。门市则在阳明市的批发市场内,约五六十平米,服装与化纤各约占一半的面积,另外还在不远处租了一个仓库。

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陈卫红得知,詹荣富服装厂的业务主要有三项,一是来料加工,帮一些知名品牌的厂家加工成品;二是自产自销,生产一些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客户的中低端成衣;三是悄悄仿制一些高端知名品牌,另外买一个商标贴上,发到偏远一些的县城或农村销售。

詹荣富介绍了化纤进货的三条主要渠道,一是去化纤厂进回他们生产好的成货,再转批给市、县级的批发商或零售商;二是在材质、规格、花色等方面提出要求,由厂方按要求设计出样品,经詹荣富他们确认后,立即生产,这款产品不得提供给另外的客户;三是自己设计出样品,厂方按样品进行生产,同样,这款产品也只专供自己。后面两种方式,每种产品至少要几万米甚至十万米,厂家才予以生产,否则,成本会过高,双方都不划算。而且,是先付款后生产,对资金要求较高。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不欢迎,损失将很大,曾经有人因此亏损得倾家荡产。当然,产品走对了路,市场前景好,也可能一年甚至半年就翻成百万富翁。

因为合伙人在沿海改革开放的发达地区比较熟悉,总能拿到比较畅销的产品,目前詹荣富采用的是第一种进货方式,生意一直比较好。

批发门市里的服装,一是自己服装厂所生产的产品,占百分之六十以上;二是到沿海和一线城市进回一些畅销产品;三是给另外一些服装厂代理自己厂里没有的货品。

晚上七点过,两人才回到詹荣富在阳明市的家里。结束-->


状态提示:第226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