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袭成王>第三四三章 大风起,云飞扬 一
还挑衅刘虞,乃至于纵容手下劫掠百姓,又发展私兵、私铸武器,及至冒领蓟侯,这都是在动摇刘虞权威,破坏幽州根基的行迹,说的难听一些,甚至是在动摇大汉未来根基。

尾敦是知道刘虞心慈手软、体恤百姓的,兴许他日忍无可忍,真会与公孙瓒兵戈相向,但他能够意料到,刘虞有很大可能会为了百姓只准兵卒杀公孙瓒部曲,而不许波及一名百姓及其住宅田地。而到时候,如果真要为了百姓束手束脚,能征善战的公孙瓒绝对不会错过时机,反而会用此来反制他们这些人,这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当然,昨日那番谈话让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公孙瓒,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类似道理,尾敦也明白,老实说,他真的觉得这次是个机会,心中觉得借乌桓这把刀杀了公孙瓒,幽州绝对能好过不少。

但另一方面,作为幽州少数能带兵打仗的人,也是直到刘虞装病的少数知情者之一,幽州陷入倾颓之势是尾敦可以预料到的。

他倒也猜不出王松是不是在刘虞授意之下才兵行险着;也猜不出刘正与公孙瓒还有鲜卑中部是否还有后手;更不知道黄巾军在雊瞀、当城一带是真的在据城御敌,还是与代郡乌桓联合起来准备吃下这些自辽西过来的乌桓人——总而言之,他被围在沮阳,消息闭塞,这时候他谁都相信不了,只相信自己与沮阳少部分人。

然而便是因为相信自己,他知道襄贲侯绶印的到来,绝对预示着蓟县有变,而蓟县的变故,便代表着幽州的变故。这其中,他能够确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刘虞没死,要不然依照公孙瓒的个性,昨日更应该劝降才对。

而刘虞没死,那么此时在他心目中,能够对于幽州这个局面力挽狂澜的,其实也就是公孙瓒,还有此时不在现场却隐隐主宰了整个幽州局面的刘正一党。

退一步来说,公孙瓒是真的属于幽州少部分能打仗的人,他如果真的前往酸枣对抗董卓,手下骑兵或许能够与并州狼骑还有凉州铁骑打得旗鼓相当,大汉局势如此,便是公孙瓒带着一点异心,在那种诸多忠臣义士在场的情况下,尾敦也不相信公孙瓒能翻出天大的浪花来,到时候绝对也只能唯命是从地抗击董卓,挽救朝纲。

也正如公孙瓒所言——

“为了大汉……”

尾敦暗自嘀咕一声,神色暗暗挣扎,耳畔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来了!”

他回过神来,顺着众人的目光朝着东城墙走过去,轰鸣声随着景象的呈现,已经在脑海里回响了起来。

触目所及,铁骑自东面原野的地平线上铺天盖地地延伸开来,从左往右,一眼看不到边际,乌压压一片。

大批量的骑兵在地平线出现不久,震天动地的喊声响了起来,那隐隐让城垛上的泥沙都微微震动的声响,如同天神挥舞着鼓槌,敲打进城头上每一个人的心中。

号角声、呐喊声中,骑兵裹挟森冷的锋芒向前,如同浪潮一般不断朝着那片营地涌过去。

两边接近,更接近,尾敦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就见营地里人来人往,随后不久,五六十辆大车载着床弩出现在木栅栏的一侧,从高度上看,倒也能看清楚那些床弩被垫在了高高垒起的木柴堆上,然后,伴随着幡旗挥舞,一个个罐子被从篝火上拿下来,挂在了炮车的铁网中,床弩也拉得近乎满月。

某一刻,幡旗一倒——

五六十根长矛在眼前以肉眼可见的急迅速度飞向乌桓铁骑,一百步,三百步,五百步……一千步!一千……两百步!

足足一千两百步,即一千六百八十米左右,方才或是钉在地上,或是在地面滑出去很远。

与此同时,近百个罐子飞射而出,在三百步开外炸裂开来,在黄橙橙的地面上留下一滩滩乌黑的液体。

二十斤,三百步……炮车的规格也是最大的……

尾敦想着,耳畔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骤然响起了连绵不绝的号角声……

停了么?

他想,随后望向那些乌桓骑兵,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又望了眼西北方向,变色喊道:“快查看兵力!快!”

……

号角声在前方响彻,当身前的无数骑兵停下来的时候,位于骑兵阵后方的一辆马车上,颁下在等了许久后,得知前方的情况,随即与身边的一名中年大汉交流了一个眼神,随后在身旁坐着的一名十岁左右孩童的问候下,笑着安抚几句,指挥着车夫以及身侧的大批量护卫从骑兵让出来的一条道中穿越过去。

及至到了阵前,滑到阵前不远处的三十余根长矛极其显眼,再往前五六十步,尚有二三十根长矛斜着牢牢钉在地上。

策马一侧的那名中年大汉望了眼脸色微沉的颁下,又望望身后窸窸窣窣不止的骑兵们,在看到他们闭上嘴之后,听着从车上俯身张望的孩童奶声奶气地问着“乌延叔父,怎么有长矛被扔在地上?”,强颜欢笑道:“楼班大人,这是床弩发出来的,汉人很厉害的武器,你看,他们从那个营地中射出来的……”

“这么厉害,那为什么我们不造?”

名叫楼班的孩童奶声奶气地问着,扭头望向坐在一旁的颁下,“颁下兄,你与蹋顿兄这么厉害,定然知道怎么造床弩的吧?”

“嗯,待得将蹋顿大人救走,在下便为大人造一辆出来。”

“哦,那我们快点去救蹋顿兄吧!”

童言无忌,有时候却很是伤人


状态提示:第三四三章 大风起,云飞扬 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