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袭成王>第三一七章 有风有雨,战战战 9
也不是我啊,之前排兵布阵也没我什么事情……既然蓟侯下了命令,大家还是得听,所以你过去,不耽误事情,而我呢……”

“中郎将若当真想要回去,某家随你一起吧,你让身边几位心腹带队前往会面莫护跋。”

临行前杨凤对他有过托付,绝不能让张燕有失,太史慈这句话却是以退为进,他之前说过,莫护跋认得他,此行事实上主要也是他去跟莫护跋交流出兵南下的事宜,也好打消莫护跋对他们这些人身份的猜忌。

在他看来,张燕再不识大体,也绝不可能放任他跟着南下,只是这句话说出口,伴随着张燕的沉默,他感受着风吹过湿漉漉的身体,没来由的还是有些狼狈之感。

那种明明年龄相差无几,身份、势力上却宛如天堑的差距,让他越来越有想要一鸣惊人的冲动。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

他捏了捏拳头,还有些忐忑张燕是不是意识到他的想法有些生气,却突然听到张燕有些心虚地道:“子义,你要是不去,那要不……我们这一千人都不去叫莫护跋了?反正蓟侯领兵,咱们自己人也能攻破蹋顿了。蹋顿一投降,哪还有普富卢与蒲头什么事情,莫护跋也不用过来帮忙了。”

太史慈愣了愣,张燕像是想到了什么,越说语调越轻快,“本来嘛,咱们这些人骑兵战不算厉害,那些胡人又久负盛名,所以我去叫莫护跋。这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啊。既然能打赢,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倒不如让莫护跋过两天自己知道此事,我等也好安心处理了蹋顿的人,以免被莫护跋匀了功劳占了情分。此时嘛,绕路偷袭乌桓大营北面,让他们乱上加乱才是正事。”

太史慈有心开口,才“某”了一个字,张燕打断道:“张某便是觉得,莫护跋如今带着大军在北边,是为了牵制蒲头和普富卢的人……说难听点,未必没有防止刘公子朝轲比能下手的意图,也是有异心的。要是他动了,蒲头和普富卢不也进来幽州了吗?这二十五万胡人朝着广阳郡进发,谁能控制住局面?黄巾军哪里有这么大的本事,如今刘幽州病危,郡兵也是一盘散沙,一旦乱起来,蓟侯和刘公子也控制不住局面的,真要让我等效仿霍、卫之风,练兵以期往后封狼居胥,也不急于一时啊。”

“再说了,吞乌桓,分化鲜卑,但蒲头的态度,肯定让莫护跋记恨上了,他们本来就有间隙,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在幽州打一场激化他们的冲动吧?还有,乌桓便是我大汉的附庸罢了,就好像我在家里打客僮奴仆,还得请别人家帮忙,这不是自毁颜面吗?”

这个角度,太史慈之前想过,也问过刘政,见张燕不再开口,答道:“要让鲜卑分化,总要拉拢一方引起他们内耗。至于他们进入幽州,代郡、上谷一带,如今百姓大多已经进城,剩下还在走的,便是黄巾与各方乡勇义兵了。夏日虽说粮食还在生长,会遭到破坏,但有存粮,季匡叔父那里也说会与刘公子联合为受灾的百姓解决问题,问题应当不大。”

“而引胡人进去广阳郡……蓟侯所说‘威震华夏’,只怕并非蹋顿在此的十万人……之前便听说张曼成在幽州有三十万人,如今冀、青、徐三州尚有百万人前仆后继,这里,恐怕还有一个大局在等着胡人。”

张燕“嘶”了一声,“对,这一点很奇怪。你说刘公子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啊?古古怪怪的,子干公也在胡闹……啧,好像从我见到他们开始就一直在胡闹了。昔日让我上京请命,也没考虑我会不会造反,要不是次阳公与雄付公、王京师的点拨,差点我都真造反了。如今又害得刘幽州病危,他们师徒三人则在此针对胡人做局,还给黄巾军造势……啊呀,早知道当初回去冀州时就该绑了荀仲豫,上来之前也该直接让人绑了他。那厮聪明,一定知道刘公子他们在干什么。便是不知道,也有资格问出来。”

太史慈突然一愣,“中郎将与刘公子尚未交心吗?”他一直以为张燕出头,是因为刘正说了什么,没想到这次好像真的是凑热闹来的。

“交什么心啊。以往派了几个人过来跟我打交道,那还是我义父在世的时候了。说是看我不错,想要结交一番,后来我有心带着大家脱离贼匪的恶名,便被刘德然那厮骗过去见了一次,此后便是荀仲豫那厮隐姓埋名过来为我布局了。宦官阉人……说起来,还是他们推动除掉的。然后次阳公与公伟公等人在雒阳配合……啧,为了这件事情,我还死了不少兄弟,还有不少兄弟反叛。”

张燕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那件事情,倒是让我成长不少……偶尔想想,倒也不后悔,起码看穿很多。对了!我有个最大的收获……嘿,皇帝也就那么回事!任由那帮大臣和阉人摆布。我这边人多,他也得求情。”

最后的口气有些讽意,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感受,太史慈却有些懵了,他一直没跟张燕怎么走心,与刘正的来往也说是机缘巧合才遇到的,却没想到张燕竟然跟他是一个情况,他突然感觉浑身发冷,有些惊骇,他刘正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在张燕还没得势的时候拉拢张燕?

难道知道张燕会被临终托付,突然崛起?

而自己和田畴他们呢?难道也会是跟张燕一样?

他心跳加速,张燕突然又道:“哦,其实也可以交心了……我等回来途中遭遇埋伏了,还是他的小舅子简宪和派人救的


状态提示:第三一七章 有风有雨,战战战 9--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