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恐怖悬疑>西游科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为什么不现在就改变
要怕?别人做事和我毫无关系,至于有人愿意花二十亿买回去就是砸碎了那也是他的问题。这就像,假如以后有人得奖了,那他愿意出售也是他的自由。不过,二十亿一把,我不相信你敢决定这样的交易吧?”

梅如画道:“你以为二十亿是纸啊?这不是担心着急吗,要是有人仿制成功,你这个就贬值了。”

“呵呵,谢谢关心。曾经催化剂也是这样的,但现在呢?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梅如画你有这个时间真不如回去研究研究呢。想要冰魄寒光剑,就得凭借智慧来拿。”

梅如画道:“这八个问题都是你出的吗?有答案吗?不然到时候你怎么知道是对是错。”

“世界数学难题有答案吗?我只是不想让古人让外国人专美于前。这些都是和高科技息息相关的,放心,真有人解答出来的话,我还是能看得出对错的。”

其实这些说不定五年十年都没有人破冰,但唐玄生还是希望华夏的人才能踏踏实实的静心研究,而不是搞一些歪门邪道。

科学精神,是需要耐心的。不是像那位自大到以为造假可以欺骗世界的春雨先生。连号召学生造假的录音都流出来了。

科研首先需要诚实,不然一切都无意义。这是一个底线,只有大家都站在诚实的起跑线上,科研学术才有健康发展的可能。

不然一旦失去诚实,就会是个人造假乃至团队造假,集体造假最终国家造假,这都是一步一步的滑向无底的深渊。

只要默许一个人造假就会有无数人造假,和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道理。最后必然是千奇百怪什么都有的后果。

唐玄生扭转不了这些,因为这些设计到太多的利益,说白了就是金钱,就是科研资金的分配。

财帛动人心没错,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这个道其实就是要画个红线,不能造假。这样你的爱财所用的手段才是积极向上的。

譬如你看到一件新衣服想买,然后你认真努力得到加薪奖金,买回了你想要的新衣服,这个就是真正的君子爱财。

而失去了道的制约,你看到一件新衣服就会想到不劳而获,譬如去偷去抢坑蒙拐骗,或者摇身一变穿着制服去检查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样会得到更多。

大多数人其实是处于摇摆状态的,要是很容易就可以完全不付出得到更多那只会让大多数人自己甚至教育下一代都变成那些穿制服的人,因为不但不劳而获还不会受到惩罚。

一个社会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变好和变好其实都很容易。就看你画出什么样的道。

譬如老师你得告诉他他的道首先是教育育人传道受业,而不是一个养家糊口开家教和书店勾结的职业。

譬如医生你得告诉他他的道首先是救死扶伤白衣天使,而不是一个各种检查和外面药店勾结搞创收的职业。

曾经医生看病根本都不会直接让你去检查一大堆,甚至连挂水都少。只是几毛钱的药片搞定,最多屁股打一针。这就是道的制约成为一种本能习惯。

这和什么开放是没有多少关联的,主要是决策者是否想继续保持这样的道,正道。

让一个职业拥有良知天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让一个职业丧尽天良只需要几年甚至几个月。

治大国如烹小鲜,关键就是你拿什么样的锅!关键是什么人在烹!

唐玄生不愿意像黎山老母那样隐居起来,隐和达一直是华夏人的两个截然相反的追求。哪怕是孔子这样的都会发出喟叹希望买舟出海不知所踪。

因为什么呢?他们看过太多的王朝,永远都是走马灯的换汤不换药。就像周文王那样的,安居乐业,可是子孙后代呢?最后和商纣有什么两样?

当时尚有周天子,为何纷纷说魏齐?还不是失望了,不然明明有正统在,不去辅佐?最后就像是元素的衰变那样,一次又一次让人最终唏嘘。

这样想起来,唐玄生觉得这个研究所会很有意义。

华夏不缺人才,缺的是让人才耐心安心做研究的氛围。

拿出八亿,让所有的人才在最初的激动之后明白一个小小的难题往往会需要你付出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时间去攻关。

这样形成一种习惯,用时间把习惯变成条件反射的本能,他们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就会下意识的还是这样做。哪怕是教自己的学生,也绝不会去宣扬急功近利的买论文这些。

因为他们的思想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引导,老老实实的做学问依然可以成功的名利双收。

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设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用这个来暗示读书人按照一种既定的轨迹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当然,缺陷就是这条路越来越狭窄,假如能够在最终的路上开出几条分支,譬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这些,把读书人分流。那或许就会是另一种未来。

古代的所谓帝王心术其实就是老老实实的种地,你要读书可以,但只有四书五经一条向上的台阶。

教化万民,其实就是巩固这个。可惜的是帝王本身良莠不齐,最终都玩崩了。

唐玄生知道梅如画的意思,但这个是不能开口子的。而且,最怕的就是这种,催化剂几乎是免费的拿出来了,但事实上是养成了依赖心理。

关子清告知明年份额降低还要涨价的时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是希望通过谈判获得更多哪怕是加钱,一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为什么不现在就改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