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宋别>108 真实的宋辽关系
要来源;此地的茶叶在古代也很赚钱。

大宋没有抓住机遇趁机搞定大理,而蒙古因为最后迟迟撕不开南宋的江淮防线,后来转向先去打大理。打完大理就从这里绕道去‘掏’南宋的‘肠子’,这才把华夏文明给灭了。

大宋也没有抓住机遇灭掉并不强大的古代越南,导致不能调集这里高产的大米支援北方救急;反而越南还屡次入侵大宋,最严重的一次攻入广西南宁,并屠城。

结果是:芝麻没捡着、西瓜还丢了!

大宋和辽国因为‘幽云’,都失去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机会。

此时腐烂的儒家,是培养出不来有大格局的战略家的,只会带领华夏走进死胡同!

——

大宋自以为理直气壮地的反复挑衅辽国,辽国也烦了:我并没有对不起你,你特么的为啥老是来打我呢?

于是就有了“檀渊之战”,打完了之后谈判,就结成了“檀渊之盟”。

就宋辽两国而言,其实并无恩怨。这个问题,在双方历次谈判中都说得很明白。

两国之间的战争完全就不应该发生。

宋朝发了失心疯,一直要十六州的全部、抢占了两州三关。辽国则觉得你平白无故来打我,还想连吃带拿?于是很生气的要把两州三关都全部拿回来,因为这是之前后晋割让给我的,跟你有啥关系?

双方都并没有直接推翻对方政权的想法,即使曾经有过这种想法:双方连续打,换了几代皇帝都,死伤几十万人、白白消耗国力,结果还是维持实际控制线的现状,这想法也早就没有了。

既然你推不翻我,我搞不死你,现状又打破不了,那唯一解决办法的外交手段只能是主权换治权。主权属于辽,治权归宋,然后把关南十县的赋税转交给辽,于是大家都能接受了。这算是岁币的一个来由,当时寇准说不许超过三十万,还是有点道理的,不是凭空说的一个数字。

之后,大宋和辽国互约“兄弟之国”,两国关系好的能穿一条裤子。

宋仁宗死的时候,辽国连皇帝带臣民一起哭的稀里哗啦······就这样,保持了百年和平。

到友好了百年之后,你大宋突然跟辽国嚷嚷:赶紧给我,我要我的幽云十六州!

辽国:你特么的开什么玩笑?

你说辽国人会不会很愤怒?

于是,当时明明已经对金国怕的要死的辽国人,在得知大宋突然背弃“兄弟盟约”背后捅刀子之后;就把满腔的愤怒和仇恨都转移到大宋这个无耻“小人”身上了!

契丹自此爆发了无穷的战斗力、燃烧了最后的生命力——就算把所有人跟你大宋拼光了、最后都便宜了金国也在所不惜!

你说你大宋这个时候去打辽国,是不是傻?

金国能那么顺利的灭掉辽国,其实大宋军队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辽国最后的精英耶律大石和萧干,都跑来跟宋军玩命死磕,金国只需要在辽国的北方腹地烧杀抢掠、大发其财。

金在灭辽之后,国力暴增。宋军在对辽战斗中的无能表现,使金国野心爆棚。完颜阿骨打一死,金国就发动第一次南侵大宋的战争。

儒家治国的不专业,及其可笑。

即使你很想得到幽云十六州,你也不能天天喊、到处宣扬啊?哪里有把真实目的和底牌挂在嘴边上的政治家!?

下过象棋的都知道:如果你只知道死盯着想吃对方的一个子,那么你一定是个臭棋篓子!

宋朝想学秦国搞“远交近攻”恢复失地,结果宋朝自己过于主动,反而成了被联合的一方,金、蒙古倒成了‘大秦’。

金国说:“你要幽云十六州?好!你必须赞助我们钱粮,帮我打辽国。”宋朝乖乖地奉上。

蒙古说:“你要恢复汴京?好!你必须赞助我们钱粮,帮我们打金国。”宋朝又乖乖的奉上。

你大宋自己国家里还有那么多贫困户,你们这些大佬却跑到外国到处撒钱、装阔气;临到危急时刻,‘老朋友’们一个都靠不住、还翻脸给你背后捅刀子!

你说大宋朝廷高层是不是傻*逼?

——

算了,我跟你何癫说不明白······

“不用争执了。我们打赌吧何癫,宋军攻辽之战,如果宋军溃败,你就私底下给我磕个响头吧,哈哈!注意,我说的是溃败;大宋如果只是小小的失败都不算我赢,我这个够公平吧?”

“如果我输,你何癫的任何要求我都答应!”

何癫听了这话,不禁喜形于色、满脸奸笑:“金童,那我可占大便宜啦!哈哈,就算我输了;将来等你‘白帽披黄’之时,我还不是一样要磕头?”

“所以啊,我何癫这回是稳赚不赔!嘿嘿······”


状态提示:108 真实的宋辽关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