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落地一把AK47>第571章 真才实学,收服诸葛亮(两章合一)
土地,自然条件优越。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其守在成都,也可守不久了。

刘备最后若要发展必会取刘璋,我听闻刘备将华夏军团之武器装备带走一些,以后,必成后患!但华夏国现在依然还不能取刘备,因为据我所知,华夏国所拥有之武器在平原之上的战力非凡,而在山地之上,却是十分缓慢,这是极为致命的缺点。

但刘备也不是不可取,只怕需要三年时间,方法依然是蚕食,最后他必然会降于我华夏国。

最后我说说华夏国,华夏国这个国家,从我幼时就已经有关注,当时为各国所不相容,特别是一些统治者仇视,但是它以强大的政策和英明的领导,还有先进于这个时代的科技使得它异军突起。不仅是科技,还有农业、经济、政治等等都走的与众不同。”

诸葛亮如此一来,便是说完了。

他提到了司马懿这个人物,他是司马炎的爷爷,而司马炎即晋武帝,是西晋王朝的皇帝,也就是三国之后的那个西晋王朝。而司马懿当年与诸葛亮两人交战之时,诸葛亮还曾败过于他,可以见得这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还提到了刘备、孙权吴家及刘璋等人,每一个人说得十分到位。

特别是对于华夏国的评价,更是满满的赞美之情。这大概就是他来这里的原因了。

众人对诸葛亮的表现都表现出了赞叹之声。

有人说道:

“这诸葛亮果然是一个人才啊!能一语见地,当真是治国之才啊!”

还有人道:

“是啊,若是擎帝能得之相处,那华夏国之未来将是不可限量。”

有人道:“就看荀参谋的意思了。参谋们所看重的点子不大一样。”

可以说他分析的头头是道。如果不问国事的话,恐怕很难将这天下大势分析的如此精辟。所以大家不得不对这个年仅19岁的少年刮目相看。他们同时也不解,为什么清仓?会看重诸葛亮。难道前方有先见之明?这一点情商不讲,大概就没有人知道。

当年郭嘉年轻时候,也差不多这样的,有实力的人,都有惊人的相似。

擎苍拍手称好,但还是纠正了一下诸葛亮,他说道:“刘备之军不用三年,最多只需要两年就可收服,因为我有秘密武器存在。”

诸葛亮恍然大悟,他没有去质疑擎苍话的真假,两年对于擎苍来说还是保守了一些。如果不是刘备统领的地方属于南方,要知道南方多山地,战争不可急于一时。

“原来是这样。看这情况。我对于华夏国的分析了解依然不够。”

诸葛亮做出了谦虚状。

若是普通人,恐怕很难保持如此淡定。但是他却表现的风轻云淡。

擎苍问道:“荀参谋,你觉得如何?”

荀彧急着出题目问诸葛亮,他也被诸葛亮的回复惊艳到了,不由得点了点头道:“诸葛亮果然有些实学存在,这天下之势分析的头头是道,让我们对你刮目相看。只是不知道兵法如何?”

这从分析天下之势,到问兵法如何,荀彧所表现出的态度,还是有些严格。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就算是为擎苍检验出诸葛亮这个人吧。

“哈哈哈,先生所问之兵法,乃亮所擅长!先生听我说来。”

诸葛亮清了清喉咙说道:“我先说说兵权,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就好象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他说了整整一大篇,听得是众人不停的点头,表示认可。如果没有点真才实学,他诸葛亮怎么可能说的那么多?诸葛亮的看法等于给他们注入了新的血液。

擎苍眼中,也觉得诸葛亮这人真是会讲,而且讲的东西满满的干货,没有任何水分。

现场都是诸葛亮的声音,当他停下来的时候人们甚至还沉浸其中。

过了一会儿之后,郭嘉说道:“我擎帝听到你的名字便着急的召你来见。眼下你的表现也深得我们的肯定。果然还是有才识之人啊!”

荀彧说道:“是的!诸葛亮你已经通过了我的考验,其他人还有想法吗?”

现场哪有人还会有想法,都已经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擎苍笑了笑,他心里十分之爽,他说道:“如此一来甚好!诸葛亮,你可愿意先在两大参谋底下谋事?等以后。有了功绩之后,我在提升你如何?”

诸葛亮本身也没有什么政绩出现,只是慕名而来,他的真才实学也得到了印证,但是因为他还没有寸功,所以这官还不能给得太大,否则会让大家心有怨言。

诸葛亮双手作揖说道:“擎帝!我诸葛亮此行出来就是为了展一番抱负,而华夏国就是给我展抱负的地方。既然擎帝如此看重,那我当鞠躬尽瘁。”

同时诸葛亮欲拜,行大礼,却被擎苍阻止了,擎苍说道:“在华夏国之内不必行跪拜之礼,快快请起。”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这时众人齐声说道。

“恭喜擎帝。又得一强有力的臂助!”<


状态提示:第571章 真才实学,收服诸葛亮(两章合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