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第五一一章 行路难

第五一一章行路难

站在高高的艉楼上,张晨枫望着水面泛出的惨白光影,愁眉紧锁,一脸的苦闷。

时近午夜,四周一片沉寂,朦胧的月色下,能见度很差。

放眼远眺,湖边的村庄和农田,都隐没在了灯火了,就连一盏渔火都没有看到。

白天的暑气已经消退了不少,但扑面而来的湖风中,仍带着一股股燥热的气浪,让汗湿衣衫的张晨枫很不舒服。

这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烦躁。

当然,张晨枫知道,与只能拥挤在闷热的船舱内的战士们相比,这里已经是最高档的待遇,他实在没有理由再埋怨什么了。

其实,他的苦闷,并不是想奢求什么,而是正为这个时代行路的艰难,感到深深的无奈……

今天一大早,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他便下令全军开拔了——白天实在太热,得利用相对凉爽的时间,尽量多赶点路。

然而,才得意了没多久,张晨枫就发现了自己的决策失误。

这个时代,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在这片湖汊纵横的水网地带,骑兵的优势无从发挥,走陆路还不如水路快,这是明摆着的。

可是,在这种酷热难耐的天气里,坐船行驶在无遮无拦的运河水面上,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白天,在毒辣的太阳灼烤下,通风不良的船舱内闷热无比,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各种难闻的怪味经久不散,令人作呕。

后勤处的人考虑得还算周全,早在崇明出征前,他们便采办了大量的西瓜,作为海上防暑解渴之用,昨晚在山阳宿营,又紧急采购了一批。

各连炊事班也很得力,他们连夜准备,将大桶大桶的盐开水、绿豆汤、甚至酸梅汤都抬上了船,敞开供应,就连军马的饮用水,他们也特意加了盐。

然而,即便防暑工作做得不错,他们还要面临更头疼的问题。

没了施琅舰队的伴随,骑兵团的数千匹军马——近两千匹战马,再加上一批拉大车的挽马,便失去了专门的运输船。

这就很尴尬了!

五条大型战船都是人畜混装,那味道,简直没法形容。

好在施琅很仗义,他特意为张晨枫挑选了一百多名马夫随行,专门服侍这些宝贵的军马,要不然,天知道到达目的地后,他的战士们还有没有力气投入战斗。

最麻烦的,是排泄问题。

人员的排泄倒是还能将就,这种长时间出海航行的海船,自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就在艉楼的一个角落处,就隔出了几间简易茅厕。

说是茅厕,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格子间,甲板上开了几个洞,战士们如厕时,排泄物直接向下排入水面,再安排专人定期冲洗一番,这事就算解决了。

然而,马匹的排泄就难办了。

牲口可不会自己上厕所,这可把那些兢兢业业的马夫累坏了。

他们每人要照看二十匹牲口,本来就十分辛苦,现在,一头喂料喂水,转身就得给它们铲屎,再一桶接着一桶倒入河中,简直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一来,虽然这几条大型炮船都是双层甲板,战士们挤在较为通风的上层,而战马则统统被安置在了水线以下的底舱,但那种种怪味到处弥漫,躲都没地方躲,令人难以忍受。

战士们表现得很爷们,全程没有一个人叫苦。

可是,身体的承受能力还是出卖了他们,坚持到正午,终于有人吃不消了,好多战士出现了恶心、呕吐的中暑症状。

这下,轮到医务兵忙碌了。

他们既要照顾病员,分发藿香正气散给他们服用,还要督促大家多喝水、捏着鼻子吃西瓜……

看到这种乱成一团的场面,张晨枫有点后悔了。

或许,昨夜他不应该下令在山阳宿营,最正确的决策,是让三营跟随二营,连夜赶往宝应,白天再找地休息……

这还不算,船队的行驶速度,也差点令他崩溃。

夏季,此地往往以东南风为主,在逆风中航行,除了“钦州号”,其余战船根本快不起来。

很不走运,今天虽然特别热,空旷的水面上,风力却一点都不小,七十里水路,几乎折腾了一个白天,才狼狈抵达宝应……

然而,才刚上岸,刚刚呼吸了没几口新鲜空气,张晨枫便得到了新的敌情。

原来,仍在外围打扫战场、搜捕溃兵的侦察连,抓到了好几拨探子。

一问之下,这些探子竟然并不是同一伙。

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的地方——有高邮派来的,也有直接从扬州过来的,还有几个,居然来自天长县。

侦察连长很意外,感觉这情况还挺复杂,他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些探子押了过来,交给团部处理。

经过一番审问,张晨枫了解到,虽然远在二百里外,扬州鞑子的主帅马进宝已经如同惊弓之鸟,警惕性很高。

如果让他摸清了这支明军的真实身份,他无论如何不敢死守孤城,不但极有可能提前开溜,更有可能大肆破坏,做出各种恶劣之举。

而驻守天长县的鞑子,则是洪承畴的嫡系。

此举说明,洪承畴的耳目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闭塞,他早已侦听到了动静,一定睁大了双眼,时刻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想到这里,张晨枫不禁眉头紧锁。

既然有探子被抓到,一定也会有漏网的。

在淮安陷落仅仅一天后,宝应便已紧接着失守,这个消息,不但隔


状态提示:第五一一章 行路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