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第217章 果然是她们

正当刘旭磊、刘麒麟等人向府衙走去之时,突然,城北赣江下游方向传来连续的爆炸声,其间隐隐夹杂着密集的枪声……

刘旭磊一阵疑惑,听枪声,这是自动步枪的连续击发声,而那爆炸声,更不像是黑火药发出的那种轰隆隆的闷响,倒像是手雷的爆炸声。

“不是说,清军已经坐船逃走了吗?难道……白将军他们这么快就从江上追了过来?”刘旭磊皱着眉头道。

“不会吧,白英不是去收拾南边的清军了吗?”刘麒麟也是满腹狐疑。

“难道是……走,去看看!”

刘旭磊心中一动,对着警卫连战士喊道,直到上马后,才回头对刘麒麟叫道:“刘将军,你先去府衙吧,找人的事,你们比我在行,就拜托你了。”

……

赣江江水,紧挨着南昌城西一路往北,西门外江岸建有一个很大的码头,著名的滕王阁,就矗立在城西码头边的江堤上。

太平时期,码头上大小商船云集,码头旁不仅建有仓房,还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是江西与外界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几经战火,眼下集市已经凋败,大量的商铺和摊点被毁,除了滕王阁外,只剩数座残败的库房,以及为数不多的民居仍了无生气的座落着。

过滕王阁下游三里,赣江便一分为三,形成三条支流汇入鄱阳湖,分别为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其中北支是主干道,一路往北蜿蜒而去,而南支则在此急转,绕城向东,紧挨北城而过,一路流入鄱阳湖。

出北门不远,南支江边也建有数个小型码头,当初金砺所部三千步卒所坐的几十艘运输船就停靠于此,眼下,这些船已被清军溃兵抢走,一路逃往下游去了。

刘旭磊带着三十多名战士,迎着正陆续回城的百姓人流,小心翼翼地驭马出了北门后,远远便望见了赣江南支下游冒起的冲天烟柱,于是沿着南岸一路纵马急奔,直往下游而去。

然而,等刘旭磊他们匆匆赶到战场,赣江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只剩两岸稀疏的林中还有零星的枪声。

江面上浓烟滚滚,十多艘大船正冒着烟火瘫痪在水面上,有的已经半截沉入水中,只剩高高翘起的船尾,有的干脆已经船底朝天漂浮在江面,有些失去艄公的小船还在江心缓缓打转,江中到处都是落水的人头……

还有几艘大船歪斜在江岸边,显然已经搁浅,船上没被打死的人早已逃散一空。

几艘不大的木渔船,正穿梭在江面,打捞着那些落水的清兵……

刘旭磊唤过通信员,取来望远镜,定睛望去,渔船上载着的士兵,大多身穿明军战袍,其中还间杂着一些身穿黑色紧身衣,手持突击步枪的人。

对岸江边,更多的黑衣人正追赶着那些清军溃兵,到处抓着俘虏,南岸远处的林子里,好像也有一些动静。

“果然是她们……”

这是大瑶山独立营无疑了,刘旭磊心中一喜,急令通信员吹号,把信号发给对方。

渐渐的,有些正在南岸抓俘虏的士兵便聚拢过来,刘旭磊招他们上前,正打听着他们这一路的战斗情况,对岸慢悠悠地驶来一艘渡船,船中载有数人,看样子全是女兵,船头昂首站立一人,正是一身黑色戎装的美少女——冯素琹。

……

原来,自与焦琏分兵,冯素琹带着独立营三百多名,以及六千多名焦琏手下的明军步卒,沿着赣江西岸一路奔袭一百五十里外的新喻县,结果几乎接手了一座空城。

当初,听闻明军北伐,并已攻陷吉安后,清军主帅陈泰,便急令周边州府的清军集体向南昌收缩,因而,新喻县内除了以县令为首的一众官吏衙役外,只余三百多绿营兵驻守。

冯素琹大军还未赶到,清军守备便带着数百手下望风而逃,只剩不敢逃跑的县令,指挥着三班衙役,强行组织了五百多名城中青壮,手持各式兵器,装模作样地守城。

那数百青壮本就是强招来的乌合之众,加上听到来攻的是明军而不是强盗,哪个还愿意为鞑子的官府卖命,因而早就人心浮动,一夜之间就匿走了一小半。

冯素琹一声令下,大军围城,还没开几枪,城头的青壮还没吓跑,那些衙役倒已先逃走了一大半。

县丞和主簿都是本地人,两人见状一合计,冤有头债有主,干脆把那上峰派来的县令捆了,开城投降!

兵不血刃拿下新喻,那三百多名青壮乡民,竟然强烈要求当兵报国,还点名要求加入军容最为齐整的独立营。

冯素琹大喜,原来这个地方的百姓仍这么心向大明呀,正求之不得呢!

之前,林啸可是嘱咐过她,官军靠不住,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做好宣传、发动百姓,让他们见识到新军的与众不同,最好每地都招一些子弟兵入伍,这样,他们的家属不仅生活有了着落,自然因亲情而心系大明了。

于是,经过甄别,冯素琹不仅答应把他们招至麾下,还干脆在城中张榜招兵,结果一下子招收到了六百多名新兵,当新兵们听说这支新军的军饷,每月竟有五两现银时,自然喜出望外,欢天喜地。

第三天,冯素琹便带着大军继续北上,直奔瑞州府的上高县而去。

因新喻离袁州府(今宜春市)很近,袁州府又离湖南清军重兵驻防的醴陵不远,冯素琹便留下了一千明军驻守,监视湖南方向清军的动向。

<

状态提示:第217章 果然是她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