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军事历史>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第137章 李元胤临危受命

约至未时,郑国已指挥前锋在明军对面摆开了阵势,步卒五千在阵前摆上数道拒马,之后是火铳手、长枪手、刀斧手严阵以待,步军身后,则是他的心腹骑兵,正在有序列队,不愧都是百战老兵,行军列阵丝毫不乱。

孙可望满意地举起单筒望远镜,只见远处明军两翼大约两千骑兵,中间列阵的则是挤成一团的步卒,阵中隐约可见十多门大炮。

孙可望心中一阵冷笑,从对面步卒的布阵队形来看,恐怕新兵不少,待己方大炮开始轰鸣,这些人怕是要吓破了胆,不是一窝蜂逃跑,便是被砸成肉泥。

孙可望收起望远镜,优哉悠哉地下了土坡,他要去行军营帐休息一会,这仗不用看了,不会有太多悬念。

……

对面领军的,正是南阳侯李元胤,此刻,脸色严峻端坐马背的他,却心如止水,静静等待着孙可望的进攻。

每临恶战有静气,这正是李元胤能成为名将的一大原因。

接到紧急军报后,朝廷上下又乱成一团,永历帝第一反应又是迁都,这厮习惯成自然,又想要逃跑了。

结果遭到瞿式耜、李元胤等人的哭谏。

“万万不可呀陛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这一迁都,莫说会造成民心大乱,就连军队也将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局势将不可收拾了呀。”

瞿式耜趴伏于地苦苦哀求,这情形,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是呀陛下,民不可一日无主,兵不可一日无帅,请陛下坚守行都,以安民心,臣等当死战拒敌,绝不让孙可望那逆贼得逞便是。”

李元胤也连连磕头苦谏道。

“臣请陛下坚守。”

“臣,请陛下坚守。”吴贞毓等人见势,也纷纷磕头劝谏,跑了四年了,再强悍的心也被折磨得麻木了,死就死吧。

“罢了……就依卿等所言吧,无非就是个……君王死社稷而已。”永历流着泪,嘶哑地应道,这个皇帝,做得实在太苦了。

“陛下无需过于担心,臣等有办法守住行都,”

瞿式耜沉吟片刻,说道,“除了数千禁军精锐之外,张同敞的新军已训练一月有余,胡一青、赵印选在昆仑关尚有万余步卒,总兵力不比孙贼少,臣请陛下谕令各部即刻开拔,前往百色拒敌。”

瞿式耜是有底气的,除了上述各部之外,当初林啸临走前曾暗中嘱托,他留下的一个连士兵,明面只负责协助放粮,其实还有为瞿式耜撑腰的用意在内,遇到紧急情况时,他可以直接指挥。

“瞿爱卿所言甚是,”永历有气无力的说道,略一凝滞,又对李元胤问道,“李爱卿……以为如何?”

眼前这些人,真正武将出身的,就剩这位了,他的意见必须尊重。

“陛下,臣以为,兵贵精而不贵多,张总督所练新军尚未成熟,不宜悉数上阵,昆仑关驻军远水救不了近渴,臣自请独领禁军前往拒敌,新军就留守行都,作为守城护驾的最后屏障吧。”

李元胤沉声应道,“只是……臣以为,单凭臣等恐是只能阻敌数日,尚不能确保行都万无一失,若要彻底击破孙贼,还请陛下速传琴川侯前来勤王,毕竟……那吴贼三桂,也已兵临贵州。”

“陛下,云南李定国那边,也请陛下再下一道密旨,请他火速发兵,尾击孙贼,并北上遵义御敌。”

一听李元胤提到清军吴三桂部,瞿式耜立即想到了李定国,据最新线报,李定国在昆明总共新练了五万多人,总兵力已达八万余众,还训练了一支很有规模的象兵,实力甚至超过了孙可望。

他认为当初单纯要求李定国与孙可望反目,致使他有所犹豫的话,如今孙可望投敌,那他必定会立即出兵的了,毕竟李定国一直为义父张献忠死于清军之手耿耿于怀,数度发誓与清狗势不两立。

“好吧,就依卿等所言,即刻去办吧。”

虽然心乱如麻,永历内心还是希望他们能力挽狂澜,既然不能跑,也只能如此了。

……

具体的兵力部署,自然落在瞿式耜等人的头上,李元胤临行前,瞿式耜在张同敞营中挑选了五千稍为老成些的新兵,带上大炮随行,想必多少会有些用处。

另外,他派人传来了林啸的一营一连长,询问他能否抽出一些士兵前往协助,毕竟,他和李元胤都是见识过这些人的厉害的,说他们能以一当百是毫不夸张的。

丁帅的一连长名叫郭景云,也是当初林啸从荷兰人手中解救下来的“猪仔”之一,此人有勇有谋,颇有领兵之才,故此丁帅放心他独自留在南宁。

得到军情后,苦于不够级别配备电台的他,早已派人快马加鞭赶往防城镇报信,随后下令全连战士整军备战,随时准备开赴前线。

郭景云得到瞿式耜的请求,略一思索,当即决定留下一个排以防不测,亲自带上包括机炮班在内的余部90多人跟随李元胤火速向西开拔。

然而,形势比众人预料的还要坏得多。

李元胤等一路疾奔,仍然晚了一步,赶到半路便遇到了从百色溃退下来的部下。

李元胤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占据果化镇,这里险要的地形,多多少少可以抵消一些敌军人数的优势。

由于果化镇城垣看上去并不很坚固,难以承受敌方重炮的轰击,李元胤没有办法,只留了三千步卒携炮坚守,自己亲自率领两千精骑护卫着另外两千步卒列阵于前方两里处。

他希望凭借自己骑兵的


状态提示:第137章 李元胤临危受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