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仙侠修真>崇祯七年>一零八章 花钱如流水

由于八骑骑兵普遍都是身穿绵甲,以至于让许多人以为绵甲乃是后金首创,清朝发扬光大。实际上并非如此,绵甲在蒙元时期就有,从明朝中期之后,更是大量装备军队,渐渐的已经成了明朝军中最普及的制式装备。京中禁军多是锁子甲鱼鳞甲,九边军中则以绵甲为主。后金的绵甲,其实是抄袭大明的,不但抄袭,而且几乎改都不改,完全保存了大明绵甲的样式。

不过到了这会儿,由于后金很重视军工生产而大明很不重视,工匠地位极低,贪污腐败横行,所以大明绵甲的产量已经是远远落后于后金了。在万历朝曾经普遍装备的绵甲,现在在军中相当之罕见。

这会儿五套绵甲都挂在董策面前,其实这种甲胄在大明官方的称呼是布面甲。

头盔是铁的,外面上了一层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铜管。现在这根铜管里面插得是一簇鲜红的缨。后面是天蓝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泡钉。

整个甲胄是天蓝色的,上面的铜钉则是打磨闪亮的黄铜,里面硬邦邦的,固定了大量的铁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胸背甲,双肩甲,以及甲裙。胸背甲就跟一件无袖的上衣类似,双肩甲要短一些,只到肘部,肘部以下就没了。甲裙则是甚长,几乎一直垂到脚踝略略往上一寸左右的位置。棉甲的正面胸口处,双肩肩部,以及甲裙左右,都是绣着精美的猛兽图案。董策看了看,应该是的传说中的彪——那种神话中肋生双翼可飞行的变异巨虎。

和甲胄配套的还有红色的拽撒,是穿在里面的。

总体来说,这几副绵甲和董策从女真人手中缴获的并无什么区别,只不过丝绸护领短了不少,颜色也不一样,铜泡钉更加的密集,但是表面的甲叶却是少了一些,也没有护心镜。

论起造工来,双方并无二致,甚至大明朝的还要精细一些。但是整体看上去,大明的绵甲似乎过于讲究精细和美观了,防御力却是要弱了不少,董策拿在手中感觉了一下,重量也轻了得有四五斤,缴获的绵甲董策称过,头盔加上甲胄有二十三斤重。

说是要轻便一些,其实也够沉的,铠甲就没有轻便货色——就连皮甲都有十八斤七两重。

董策将其命名为青缎铜钉布面甲。

周仲刚刚打猎回来,可谓是满载而归,猎到了一头野猪和一只小鹿,一回来就咋咋呼呼的吆喝着晚上给咱们几位吃烤野猪肉。

这会儿他也在董策身边,撇撇嘴道:“这玩意儿能挡得住啥?朝廷忒也小气,像是头儿您那铁阀甲若是能给来上几套才是爽利。”

“你以为铁阀甲是什么东西,想要就要?”董策瞪了他一眼,道:“再说了,这些棉甲防御力并不差。”

绵甲厚实的布料中密嵌着铁甲叶,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不过绵甲的防御和钢铁等物质不太一样,其产生防御的最主要方式是在于其韧性。是利用其材质吸收攻击攻击物体的动能,而不是利用其硬度将伤害物弹走。看起来这种防御似乎不太可靠,但实际上,由多层坚韧的长纤维组成的细密网络对来自外界的冲力有着十分良好的吸收作用。因此绵甲在经受不很尖锐的弓箭和枪弹的射击时,显示的防御力是很不错的。

后世防弹衣的原理和这个颇有相同之处。

当然,其防御力自然是远远不能和锁子甲以及董策的铁阀甲相提并论。

就在这时候,石进回来了。

董策吩咐把东西放回库房中,看着周仲亲自干这个,董策深深的感觉到,人手太少了,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手,更是已经到了不敷使用的地步。

这时候周伯等人回来了。

去的时候两个人,两匹马,一褡裢银子,回来的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车队。

足有五六辆大车,上面装满了东西,在大车的前头后头,则是十来个年轻人,看打扮都是伙计,赶着数十头犍牛向着这边而来,一路踏起烟尘滚滚。

他们是从南而来,洢水河上面还有架好桥梁,窄一些的甘河上却是已经有一座简易的桥了,一行人便绕到那边过去。

董策赶紧过去迎接,大车上面载满了东西,看着那些伙计一样样的卸下来,没一会儿便是堆满了南门左近,董策感觉花的那些钱也就值了。

除了可五十头犍牛之外,还有许多的家伙事儿,簸箕、扁担、箩筐、锄头、犁头、犁架、牛轭、晒席等物堆了满地。

这些东西都是董策给那些即将加入磐石堡军籍的百姓们准备的,他们一穷二白的,什么家当都没有,再不给置办点儿,让他们怎么活?

耕牛直接就拉到外面牛栏里面饲养起来,至于这些家当,周仲本来想要入库,却被董策阻止了,就堆放在这里,不过要让那些伙计分门别类的放好,不准混了。

周伯和苏大成引着一个四十来岁,中等身材的汉子来到董策身边,这男子白白胖胖的,脸上似乎一直都挂着笑,一脸和气生财的样子。他身上穿了一件儿团花绸子的员外衫,上面还绣着金钱图案。天气不算热,但是他身上脸上已经是滚满了汗。

这汉子跪下磕了个头,脸上堆满了笑意:“董大人,小人是‘金庆和’米面行的赵大会,大伙儿给面子,人称一声掌柜。”


状态提示:一零八章 花钱如流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