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都市现代>回到宋末玩三国>第321章 赵良嗣的忠心
不可!”

若是他人敢如此无礼,童贯自会大怒,唯有赵良嗣这十数年来替自己立下许多大功,正为自己心腹谋主,故此童贯听得此语,也只转头问道:“仲亮此言何意!”

赵良嗣赶紧开口道:“恩帅已忘西夏故事否?”

童贯同夏国打了大半辈子的仗,这一身荣耀几乎都是从夏人身上取来的,又岂会忘了西夏故事?

当初朝廷立国之初,为了防范西边的吐蕃、回纥诸部,便不得不扶持西北的党项诸部以为策应。

后来的事情发展就颇为好笑,朝廷重点防范的对象吐蕃、回纥自己内乱,从此一蹶不振;然则朝廷扶持的党项却乘机兴起,成为了头等的心腹大患。

想得一想,童贯复笑道:“仲亮多心矣!当初夏贼或叛或降,前前后后经历得三代,花费得数十年方得以自立。如今耶律大石若胆敢效仿西贼,朝廷又岂肯坐视数十年?金人又岂肯坐视数十年?”

见得童贯不听,赵良嗣心急如焚,复开口道:“如今耶律大石拥兵五万,自立已是易如反掌。所缺者,一曰地盘,二曰强援。恩帅若使之攻占西京道,则此地皆为其所有矣。我朝或是金人前往相攻,彼必然引西贼为强援。若是一战灭得此人尚且好说;若是不能,双方既然反目,只恐其必定伙同西贼入侵,如此则我朝丢得西京道诸府不说,尚且平白添得一强敌。”

听得赵良嗣此语,童贯不笑了,只沉吟良久之后,才开口道:“以如今诸事观来,吾犹自未肯疑心耶律大石投降诚意。”

听得童贯此言,赵良嗣苦笑不已,无奈劝道:“恩帅!凡事当防万一。若耶律大石果然割据西京道自立,且结交西贼入寇,则恩帅又如何面对朝廷?”

只前次赵良嗣曾以王叶以绝户计相算计,童贯一直疑心这货对耶律大石下手便是为了公报私仇。

故此不管童贯如何信任赵良嗣,一旦涉及耶律大石之事,赵良嗣言语之效力平白便会去了一半,何况这货所说之事全为猜测,并无半点实据。

只如今赵良嗣将后果说得如此严重,童贯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仲亮有此疑心,莫非曾察觉耶律大石有何不妥?”

当然有不妥!大大的不妥!

今年年初,耶律大石不过是一名文官而已,手下一名士卒也无。十个月不到,这货麾下已然有得五万士卒,又结交得朝廷这等强援。

前后势力之差,不啻天渊。若说耶律大石背后未曾有人扶持,那便是鬼也不信。

即便天机老人为了报恩,暗中出手相助。只按理说来,顶多也是助其避祸而已,又何须费尽心力助其增长势力?

今日赵良嗣一再劝说童贯早日将耶律大石召回,与其说忌惮耶律大石,倒不如说忌惮其背后黑手。

这才过得十个月,耶律大石势力已经增长若此。

若是再过十个月,情形又是如何?

即便如今耶律大石忠心朝廷,待到其势力再度增长后,谁又敢保证其继续忠心朝廷?

多大的势力便有多大的野心!

虽则自己已觉不妥,奈何耶律大石这背后黑手实在高明,行事之时简直天衣无缝,未曾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如今恩帅让自己找证据,自己又去哪里找?总不能说耶律大石势力增长过快,即便眼下忠心,今后也必定反叛?

虽则如此,赵良嗣受童贯恩重,对其颇为忠心,自然不肯坐视其冒险,自当勉力一劝。

好在没有证据也有证据的办法,那就是动之以人情!

当下赵良嗣便拜伏于地,泣道:“当日下官为辽人所欺,旦夕且死。恩帅乃暗中携之归宋,此活命之恩,下官死生不敢或忘。今后十数年间,下官几番以拙计献于宣帅案前。非为其他,正欲以薄才以报宣帅大恩万一。不意恩帅不以下官才学鄙薄,言听之,计用之,叨天之幸,亦曾数度成功。恩帅既以国士相待,下官又岂敢不以国士相报?前有活命之恩,后有国士之礼,下官并非草木之人,自当为恩帅死之。”

童贯闻听得此言,也不由得留下泪来,赶紧蹲下扶住赵良嗣,开口道:“本官并非昏庸之人,仲亮倾心相助,本官又岂会不知?有何话语,仲亮正可说来,本官定无不允之理。”

赵良嗣挣脱童贯双手,到底也是磕了一个头,这才开口道:“下官虽无实居,却也心知这耶律大石必成大患!恩帅万万不可纵之于外,更不可命之攻取西京道。”

听到“不可纵之于外”,童贯犹在点头;然而听到“不可命之攻取西京道”,童贯却犹豫了起来。

赵良嗣见状,便继续开口道:“恩帅若单为西京道一事,且待此次事了,下官愿再度出使金国,到时哪怕碰死金人殿中,亦当替恩帅讨回此地。”

童贯闻言,便拍着赵良嗣的肩膀道:“仲亮且请起身,此事本官依你!待到此次事了,本官定当召回耶律大石。只相金人讨要西京道之事,能成则成,不成则罢,且休要以死相求!于本官而言,即便十个西京道,也还不回一个仲亮。”

赵良嗣闻言大喜,若果然如此,恩帅定能避此大祸。


状态提示:第321章 赵良嗣的忠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